下载此文档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沥青路面是位于路面基层上最重要的路面结构层,它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和大气自然因素的作用,应具有平整、坚实、耐久及抗车辙、抗裂、抗滑、抗水害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未能有效吸尘。
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
2、选用压碎值小、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少,。
3、生产配合比设计时,集料筛分应用水洗法。
4、保证拌和楼吸尘装置的有效矿粉、沥青用量的准确。
九、沥青面层厚度不足。
形成原因:
1、试铺时未认真确定好松铺系数。
2、施工时未根据每天检测结果对松铺厚度进行调整。
3、摊铺机或找平装置未调整好。
4、基层标高超标。
防治措施:
1、试铺时仔细确定松铺系数,每天施工中根据实际检测情况进行调整。
2、调整好摊铺机及找平装置的工作状态。
3、下面层施工前认真检查下封层标高,基层超标部分应刮除部分基层,补好下封层,再摊铺下面层。
4、根据每天沥青混合料摊铺总量检查摊铺厚度,并进行调整。
十、沥青面层横向裂缝
形成原因:
1、基层开裂反射到沥青面层。
2、基层开挖沟槽埋设管线。
3、通道沉降缝、搭板尾部与基层结合部产生不均匀沉降。
4、下承层顶面未清扫干净,有浮料或污染,沥青混凝土在碾压时产生推移形成横向裂缝。
5、终压时沥青混合料温度偏低,沥青粘结力下降,碾压时的推力产生碾压裂缝。
防治措施:
1、基层施工时严格控制配合比、压实度及加强养护工作,处治基层,采取防裂措施,减少基层横向开裂。
2、严格控制沟槽、结构物、台背的路基回填质量,回填时应挖好台阶分层压实。基层开裂处、桥头搭板尾部和通道沉降缝处顶面铺设玻纤网,以降低对面层的影响,减少面层横向裂缝。
3、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前,下承层顶面必须清理干净。
4、严格控制终压时的沥青混凝土温度,及时碾压。
十一、沥青面层纵向裂缝
形成原因:
1、地基沉降不均匀引起路基路面纵向开裂。
2、路基填筑使用了不合格填料(如膨胀土),路基吸水膨胀引起路面开裂。
防治措施:
1、加固地基,使用合格填料填筑路基或对填料进行处理后再填筑路基。
2、在裂缝两边各挖除一定宽度基层,采用厚度不小于20cm的钢筋砼补平基层的措施进行处理,其上加铺玻纤网处治,再铺筑沥青面层。
形成原因:
1、软基处理不好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2、软基处理后未待沉降稳定即填筑路基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3、堆载预压时间不够致使路面铺筑完成后产生不均匀沉降。
4、路基清表时未发现的暗塘,造成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不均匀沉降。
5、路基或路面基层、底基层压实度不够造成路面不均匀沉降。
防治措施:
1、按规范进行软基处理,待沉降稳定后进行路面铺筑。
2、根据设计要求和沉降速率控制堆载预压时间,避免提前卸载。
3、严格控制路基填筑的碾压以及路面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
十二、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不合格
形成原因:
1、4#料粉尘含量过高,砂当量不合格。
2、矿粉亲水系数不合格。
3、用油量偏低。
4、。
5、试验方法不规范。
防治措施:
1、选用合格的原材料进行施工。
2、严格控制好沥青用量,确保油石比符合要求。
3、规范油石比检测试验操作方法。
十三、沥青面层平整度超标
形成原因
1、摊铺机及找平装置未调整好致使松铺面不平整。
2、摊铺过程中停车待料。
3、运料车倒退卸料撞击摊铺机。
4、下承层平整度很差。
防治措施
1、仔细设置和调整,使摊铺机及找平装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根据试铺效果进行随时调整。
2、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在等候卸料,确保摊铺连续、均匀地进行,不得中途停顿,不得时快时慢,做到每天摊铺仅在收工时才停工。
3

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儒林
  • 文件大小2.29 MB
  • 时间202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