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温庭筠和花间派.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唐五代文人词中唐文人词?词产生于民间,盛唐始进入文人之手,中唐文人词则是词体发展成熟过程中的重要发展阶段,是向成熟的晚唐文人词过渡的桥梁。中唐文人词既不同于民间词,也有别于成熟的晚唐五代词,呈现出其自身的特点,如题材内容广泛多样,与诗的区别界限不明显,未形成独特的风格,体式短小等等。?中唐时代,有些比较能接受民间文学的名作家,如张志和、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 开始用长短句来填词,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里所写的感情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原有距离,实际上是描写士大夫爱自然、爱闲适、爱自由的心情。它虽然美化了渔夫生活,也是对仕途不满的一种表示。它主要是描写人的心境,头两句用美好的自然景物来烘托,描绘了一幅青山前面白鹭飞翔的、色彩鲜明的画,在桃花流水中,又游着肥肥的鳜鱼,这是多么优美的境界。这样用景物衬托人物心情,比直接点明主题好得多。后来的士大夫称这首《渔歌子》是“风流千古”的名作。这首词在当时就有许多人唱和,后来编成一本唱和集。这是当时文人中最早的一本词的唱和集。?王建<<宫中调笑>>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这首词开头用团扇起兴,我们看到“团扇”两字,就会想到汉朝宫妃班婕妤写的咏团扇诗。他以秋扇被抛弃,比喻宫女失宠的身世。美人用团扇遮面,因为病容憔悴怕见君王。学习管弦,原是为了要得到皇帝的宠爱,而现在管弦对她还有什么用处呢?所以重复两句“弦管,弦管”,是感叹的话。昭阳是指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昭阳殿,由于飞燕得宠,皇帝不再到别的宫女那边去了,所以从昭阳殿到别宫的路上没有人迹,长满了青草。这是这个美人失宠的原因,也是她得病的原因。把这句主要的话放在末了点出,很有深意。《调笑》这个调名,在当时宫廷中原是玩弄、调笑的作品。但是到文人王建作这首《调笑令》时,它的思想内容就有了提高。?竹枝词与柳枝词都是大家熟悉的文学体裁,竹枝是四川民歌,柳枝是唐代洛阳新曲。刘禹锡、白居易作的最多。刘禹锡的一首竹枝是这样写的: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睛却有睛。”完全采用民歌形式。用双关语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碧如蓝。能不忆江南? ”刘禹易、白居易所作的长短句词,风格仍与绝句、民歌相近,到后来温庭筠的词, 才完全是另外一种面貌了。?总的来说,中唐前后的文人词,正处于尝试、摸索阶段。一方面,它向民歌和民间词学习;另一方面,又向文人所写惯了的近体诗学习,所以说是一种文人诗和民间词之间的“中间状态”式作品。花间词花间词?“花间词”来源《花间集》得名。《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集中搜录晚唐至五代 18 位词人的作品,共 500 首,分 10 卷。 18 位词人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三位与蜀无涉外,其余 15 位皆活跃于五代十国的西蜀。或生于蜀中,或宦旅蜀中,他们是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这批西蜀词人刻意模仿温庭筠艳丽香软的词风,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互相唱和,形成了花间词派。填词风气, 在晚唐五代已十分普遍。唐代文人为避乱纷纷入蜀,填词风气也由中原带入西蜀。唐末五代填词风气最盛、成就最高的地方首称西蜀,次称南唐。 ?时人认为他们词风大体一致,将其词作结而成集,后世称为花间词人,也称花间词派。其中,温庭筠和韦庄是《花间集》中的主要作家。?《花间集》得名于集中作品内容多写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女人素以花比, 写女人之媚的词集故称“花间”。这些词作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眉眼传情,当筵唱歌,辞藻极尽软媚香艳之能事。

温庭筠和花间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2 MB
  • 时间2017-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