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题2.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题2.doc.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第四单元检测(范围:第七课、第八课) 一、单项选择(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选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1、下 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 A、未成年人与法律没有什么密切联系 B、只要不违法犯罪,就不用与法律打交道 C、只要自己奉公守法, 就与法律没有关系 D、生活中处处有法律,公民生活离不开法律 2 、海南中院以受贿罪判处海南文昌原市委书记谢明中死刑,缓期2 年执行,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 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 3年, 对财产予以追缴; 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 缓期 2 年执行,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中附加刑有………………………………………………………………………………………………() A、死刑 B、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C、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D、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3 、在学校饭堂用餐时,我们发现有少数同学有插队的现象。这是一种………………………() A 、学习成绩不好的表现 B 、爱出风头的表现 C 、不守法的表现 D 、不守规则的表现 4、七年级学生小王, 一天在街闲逛, 听说拨打 119 电话不要钱, 于是就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 119 电话, 谎称某地着火。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 A、是违法行为 B、是犯罪行为, 应受到刑罚处罚 C、是违纪行为, 应受到纪律处分 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 、 右面漫画反映了………………………………………………() A 、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只有靠法律才能解决 B 、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违法犯罪行为 C 、有时违法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 D 、我国法律具有强制性特征 6、 2011 年 3月, 四川广元一位网民因在网络上发帖散布“食盐商将停止生产食盐,盐将全部涨价”等不实谣言,被公安机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关查获并处以行政拘留 5 日的处罚。该网民的行为属于………() A、一般违法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7 、下列四组图, 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8、李某酒后驾车在某大学生活区制造了一起伤亡事故。事发后, 他不但没有停车,还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2011 年 1月 30 日,法院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 6 年。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来看, 李某的行为………………………………………………………………() A 、触犯了刑法 B 、扰乱了社会秩序 C 、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 、应受刑罚处罚 9、 2011 年 5月 9日, 国内知名音乐人高晓松在京醉酒驾车被警方带走。此事引发网友广泛关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中 , 观点正确的是…………………………………………………() A、“网开一面,我很喜欢他创作的音乐。”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 net 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 . net B、“醉酒驾车是犯罪行为,必须依法处理。” C、“如果是第一次并且态度好, 那就算了。毕竟他是位名人。” D、“强制醒酒, 然后让他开车走人。他还要做达人秀的评委呢!” 10 、一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读初中的独生子各科成绩必须在全班前五名,并严禁儿子看电视、看其它书籍和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儿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这一要求,经常受到家长的体 罚。这位家长的行为………………………………………………………………………………………() A 、正确履行了家庭保护的义务 B 、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C 、只受道德的谴责 D 、受法律保护 1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 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 12 、出租车司机张某捡到乘客李某遗失下的皮包拒不归还,这一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 、严重违法行为 13、某犯罪嫌疑人为了报复社会,在公共汽车上放置炸药,爆炸后造成 16 人死亡, 30 人受伤的惨剧。这说明犯罪的最本质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题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经典书馆
  • 文件大小294 KB
  • 时间2017-05-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