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传染病防治
第一页,共五十页。
传染病的概念
是指由于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第二页,共五十页。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
病 毒
细 菌
支原体
立克次体
衣原体
螺旋体防治
性传播疾病的概念
性传播疾病的特点
我国重点防治的严重性病
--艾滋病
我国重点防治的其他性病
第二十五页,共五十页。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简称性病,是一组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播的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的传染病
第二十六页,共五十页。
性传播疾病的特点
传播途径多
病原体种类多
传播速度快
流行范围广
危害大
高危人群明确
不受自然因素影响
隐性病程、容易复发
第二十七页,共五十页。
艾滋病
艾滋病的概念
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艾滋病的流行环节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治疗
艾滋病的预防
第二十八页,共五十页。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是指由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 HIV),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损坏而发生一系列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的传染病
第二十九页,共五十页。
世界艾滋病流行趋势
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人于1981年6月5日在美国发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估计,全球感染HIV人数估计有3300万人左右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感染人数占全球的70%,是感染最严重的地区
目前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病例出现在亚洲,是蔓延最快的地区
南美持续上升
许多发达国家新增染病人数又呈反弹趋势
每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第三十页,共五十页。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我国1985年6月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和4例艾滋病毒感染者
到2008年底全国感染HIV人数达70万,
云南、河南、广西、新疆、%,主要集中在农村,吸毒者、输血和注射血液制品、男性同性恋等特殊人群中。%,20岁-%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页。
我省艾滋病的流行趋势
我省1992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人,2008年10月31日,全省累计发现艾滋病毒感染者6438例,其中艾滋病人1242人,死亡712人
%,%,%, %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页。
艾滋病的流行环节
传染源
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传播途径
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注意有些情况不会传播艾滋病
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页。
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方式
食物、水、空气
在商店、车船、办公室、教室、图书 馆、游泳池等公共场所一般接触
共同进餐、共用餐具、卧具、浴盆、浴缸、电话机、钱币、书籍
礼仪性的握手、接吻、拥抱
蚊虫叮咬、家养动物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页。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一般5-10年
卡氏肺囊虫感染
有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
隐孢子虫感染
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白色念珠菌感染
口咽部有白色菌苔,口咽部和食道灼痛、咀嚼和吞咽困难
疱疹病毒感染
生殖器有疱疹,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
巨细胞病毒感染
多形性红斑、结肠炎、肺炎、视网膜脉络膜炎
卡波济氏肉瘤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页。
艾滋病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
抗肿瘤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症治疗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页。
艾滋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页。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HIV感染者和病人的宣传教育,树立健康的生活、行为规范,提高认识,使他们主动地通过正规治疗,延缓发病进程,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页。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性接触传播
预防血液传播
预防母婴传播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页。
预防性接触传播
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反对婚前性行为,反对性乱
正确使用安全套,以减少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险性
患有一般性病后应及时、积极地治疗,预防艾滋病毒感染
第四十页,共五十页。
预防血液传播
医疗器械、美容器具严格消毒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不要到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
不吸毒
避免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页。
预防母婴传播
HIV感染者不应怀孕,已怀孕应尽早地终止妊娠,已生产者应禁止母乳喂养
传染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