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眩晕西医诊疗方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眩晕西医诊疗方案( 2013 年) 当内耳迷路半规管、及其传入径路或大脑颞上回前庭皮质区受到病理或人为的强烈刺激, 或两侧功能不平衡和不协调, 且超出了机体自身的耐受力时即可引发眩晕。男女老少均可患病,犯病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各异。多在过劳、激动、紧张、失眠、烟酒过度或月经期等诱因下犯病, 可数日、数月、数年一犯,或一日数犯,甚至连续发作不止(持续状态) 。眩晕多于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再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或不伴有听力障碍、恶心、呕吐、倾倒和眼球震颤等伴发症状,半规管功能检查常有异常。一、眩晕的分类及其各自的临床表现 1 、耳性眩晕系由内耳迷路半规管病变所致。眩晕和眼震常呈水平性, 病人多能明确地叙述眩晕的性质和方向, 恶心和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多明显, 头部运动和睁眼加重。常有病侧耳鸣、听力下降( 重振试验阳性)、半规管功能检查异常和耳疾既往史, 但无其它颅神经或脑实质受损症状和体征。 2 、前庭神经性眩晕系由脑底前庭神经病变所致。其眩晕和伴随症状与耳性眩晕大致相似, 但常伴有同侧邻近的第 5、7、9、 10 对颅神经受损症状和体征;如出现听力障碍(耳窝神经受损) ,其听力重振试验却呈阴性。 3 、脑性眩晕①、前庭神经核性眩晕系由延脑前庭神经核病变所致。其眩晕和伴随症状与耳性眩晕大致相似, 但无病侧耳鸣和听力障碍, 且常伴有同侧邻近的第 5、7、9、 10 对颅神经或/ 和对侧运动、感觉长束等脑实质受损症状和体征。②、脑干性眩晕系由脑干内的眩晕传入径路( 前庭小脑红核丘脑束) 病变所致。临床上较少见。病人多不能明确地叙述眩晕的性质和方向。头部运动和睁眼多无眩晕加重。如伴发眼震, 常呈垂直或旋转型且持续时间长。恶心、呕吐等症状缺如( 因其低位的前庭迷走神经反射弧未受损), 无病侧听力障碍( 因听觉纤维从两侧脑干上升), 常伴有邻近的颅神经、运动或/ 和感觉长束等脑实质受损症状和体征。③、大脑性眩晕系由大脑颞上回前庭皮质区病变所致。眩晕与脑干性眩晕相似, 无听力障碍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但可伴有邻近大脑受损症状和体征。常 1 以癫痫先兆或癫痫发作形式出现,可有癫痫型脑电异常。④、小脑性眩晕主要是由小脑绒球、小结叶病变所致。其眩晕和伴随症状与耳性眩晕大致相似, 无病侧耳鸣和听力障碍, 但常有同侧小脑实质受损症状和体征。 4 、颈性眩晕多由颈椎增生或椎动脉病变等引起内耳迷路或/ 和前庭神经核缺血所致。除出现耳性或/ 和前庭神经核性眩晕症状外, 常伴有颈椎增生或脱位、椎动脉狭窄或缺如,以及椎动脉压迫试验(见附录 2 )阳性等临床症状。二、眩晕的分级眩晕乃系病人自身的一种主观感觉,对其程度的评估往往比较困难, 也很难定量评定。为此, 只好根据眩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予以评定:O级,无眩晕发作或发作已停止; I 级,眩晕发作中和过后的日常生活均不受影响; II 级,发作中的日常生活被迫停止,过后很快完全恢复; III级, 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能自理; IV级, 过后大部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V 级,过后全部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且需别人帮助。三、眩晕的伴发症状及其各自的临床表现 1 、眼球震颤前庭性眼球震颤乃是一种不自主的节律性眼球颤动。双眼先向一侧慢慢转动( 称慢相运动), 然后急速转回( 称快相运动)。前者系迷路半规管壶腹嵴神经末梢或其传入径路受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反射性运动( 见附录 2), 其眼震方向与内淋巴在半规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致; 后者乃系受大脑支配所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运动, 其眼震方向与内淋巴在半规管内的流动方向相反和病人自感眩晕的方向一致。眼球震颤可呈水平型、垂直型或旋转型, 其方向依其快相而定。眼震一般向快相注视时明显, 向慢相注视时减轻或消失。如仅向快相侧注视出现者称为 1° ;如向前看时仍出现者称为 2° ;如向各个方向看时均出现者称为 3° 。水平型眼震多见于耳性、前庭神经性和核性眩晕,持续时间较短; 垂直型或旋转型眼震多见于脑性眩晕, 持续时间较长, 甚至可长期存在。 2 、倾倒系因眩晕和眼球震颤导致病人对外物和自身(向眼震快相侧) 的倾倒性幻觉, 大脑受此幻觉影响所引起的体位向眼震慢相侧倾斜的错误矫正所致。病人闭目站立或行走时躯干向眼震慢相( 半规管功能低下) 侧倾倒。其反射 2 弧为: 来自一侧半规管的神经兴奋→前庭脊髓束→同侧颈胸腰髓前角细胞→颈和躯干伸肌和外展肌张力增高→对侧前中央回的神经兴奋→皮质脊髓束→延脑→对侧颈胸腰髓前角细胞 3 、自主神经症状常见的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血压低下、肠蠕动亢进、便意频繁, 系因前庭迷走神经反射功能亢进所致。其反射弧为: 来自一侧半规管的神经兴奋→同侧前庭内侧核→经双侧前庭延脑束→迷走神经背运动核、疑核和孤束核→相应脏器。以耳性、前庭神经性和核性眩晕病人为剧, 除小脑绒球、结节

眩晕西医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7-05-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