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第一节 泌尿系统的结构
一、肾的位置:腹后壁脊柱两侧:左肾 T11-L2;右肾:T12-L3
二、形态: (1)两端:上端:宽薄;下端:窄厚
(2)两面:前面
外层:肾小囊的上皮细胞(细胞相互交错的
足突间形成滤过裂隙膜),最后滤过屏障
滤过膜的通透性
取决于两方面: 机械屏障和电学屏障
(一)滤过的结构基础
滤过膜及通透性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总结:
不同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膜的能力取决于
被滤过物质的大小和所带的电荷.
分子量大,有效半径大,不易通过.
同一有效半径的分子,带正电荷易通过,
带负电荷难通过.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有效滤过示意图
(二)滤过的动力
有效过滤压
有效滤过压: 指促进超滤的动力与
对抗超滤的阻力之间的差值.
滤过平衡: 有效滤过压下降到零时,滤过停止
有效滤过压=肾小球cap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三)影响肾小球毛细血管滤过的因素
1. 大失血、休克 肾小球毛细血管压 有效滤过压 GFR
2. 囊内压
肾结石、肿瘤等 肾小囊内压 有效滤过压 GFR
3. 血浆胶体渗透压
大量输液 血浆胶体渗透压 有效滤过压 GFR
4. 肾血浆流量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速度加快 很快达到
虑过平衡点 GFR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二 各段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
重吸收: 指上皮细胞将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到血液中的过程
2. 重吸收方式
1)被动重吸收:
2)主动重吸收:
3. 重吸收的特点
◇选择性
◇差异性
◇有限性

第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各段肾小管与集合管重吸收功能
Na+重吸收
(1)部位:
主要在近端小管
Na+主动重吸收方式为主
第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2. 葡萄糖的重吸收
(1)部位:100%近曲小管(尤其前半段)
(2)方式: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3)特点:葡萄糖重吸收具有一定的限度
肾糖阈:尿中刚刚出现糖时的血糖浓度。
(或不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
第十四页,共二十三页。
二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功能
分泌: 指上皮细胞将本身产生的物质或血液中的物质转运到肾小管腔中的过程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① H+的分泌:
意义:
排酸保碱
维持酸碱平衡
(2)NH3 的分泌
(3)K+ 的分泌
第十六页,共二十三页。
原尿(滤液)与终尿有何质与量区别
原尿 终尿
数量 125mlx60x24=180L/天 1-2L/天

质量 去蛋白的血浆
其他成分和血浆相同 无糖、Na、Cl、K少尿素、
肌酐比原尿多
99%被重吸收 1%排出体外
第十七页,共二十三页。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影响
小管液中某溶质浓度 管腔中渗透压 妨碍水的重吸收 水重吸收 尿量
渗透性利尿:如葡萄糖、甘露醇的渗透性利尿作用。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多尿?
第十八页,共二十三页。
二、神经调节
肾交感神经兴奋时的作用:
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下降,GFR下降。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增加肾素的分泌 增加RAAS的活动
促进肾小管对
NaCL和水的重吸收
第十九页,共二十三页。
二、体液调节
(一)抗利尿激素(ADH)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第四节 排尿及调节
一、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构造
二、排尿反射: S:膀胱内压力
感受器:膀胱牵张感受器
传入N:盆N(+)
中 枢:脊髓骶段 大脑皮质(高级)
传出N:盆N(+) 阴部N(-)
效应器:逼尿肌收 尿道内括A肌(一) 尿道外括肌(一)
生理效应: 尿液排出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人体解剖生理学(泌尿系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