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武汉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阶段。为加强对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气的定点、定时、定量的预报预料精确率与服务需求有差距。
、气象为农服务等生态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实力不足。
、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新科技应用,气象数据信息共通、共享亟待加强。
(三)十三五需求分析 十二五时期,特殊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十三五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1 1 .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新要求。在国家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统领下,我市将进入建设三中心、三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全面加速的新阶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打造中心城市品牌对提升气象事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实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对气象监测、预警预报预料业务和服务的精细化、精确性、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对气象服务的领域、方式和创新实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主动主动创建性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全面推动气象现代化,才能保障气象事业持续发展,从而推动气象服务更加有力地保障经济发展,更加有力地提升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2 2 . 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改变的新需求。气象防灾减灾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平安福祉的重大问题。武汉作为湖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气象灾难对经济社会平安运行构成更加严峻威逼。同时,气象灾难、气候改变及其伴生的水资源短缺、城市内涝、大气环境变差等问题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带来更加严峻的影响。面对重大气象灾难多发频发、难预难防的困难形势,社会各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期望越来越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压力不断增大。面对气候改变和气象灾难的严峻挑战,提升武汉气象综合保障实力,提高气象灾难防卫水平,对于加快推动我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步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平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3 .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的新课题。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漂亮武汉,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我市十三五发展重要内容。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伴随的环境爱护压力日益严峻,大气、水资源、土壤等污染治理要求不断增大。主动参加生态环境爱护,是气象防灾减灾服务面临的新课题。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气象灾难频发的现状以及农业气象灾难出现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对农业气象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丰富完善面对现代农业全过程、多时效、精细化、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手段,充分发挥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是气象为农服务的新课题。
4 4 . 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 的新任务。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对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路径、速度、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新要求。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符合我市实际的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武汉特色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气象服务均等化,气象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削减,为促进武汉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供应一流的气象保障服务。核心任务是全面提高预料预报实力、公共气象服务实力和气象信息化水平。全面实现气象现代化,对气象事业发展总量规模和布局结构、发展速度和科技内涵、事业投入和发展效益的协调统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需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创新发展路径,立足科技创新和效益导向,促进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的事业发展新常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实行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以中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坚持创新驱动和需求导向,全面推动气象现代化,全面深化气象改革,全面推动气象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为我市全力打造经济、城市、民生三个升级版,领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应强大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气象事业公共公益属性,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事业发展;坚持以效益为核心,注意发展质量,建立事业持续发展新思维、新路径、新模式。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事业,科技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气象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是实现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的首要条件和根本保障。
。以发展为目标,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发展拓展改革视野,深化改革内涵,引导改革方向。
。创新发展路径,立足公益事业和构建均等公共服务体系,大力
武汉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