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古代雕塑的最高体现是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古人的重视
相信来生,希望把现世最好的事物延续到来生来享用。
古人的信仰
对神的崇拜,崇拜者认为宗教艺术造像体现了他们的修习功德。
雕塑是指运用可塑性、可雕性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塑
卧象
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风貌,因式造型。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西汉时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
艺术特点:
兵马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霍去病墓石刻都是将一块整石运用线雕、圆雕和浮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材料选择和雕刻手法与形体配合,有的注重形态,有的突出神情,形神兼备。猛兽则表现凶猛,马则表现跃起注视前方,牛、象则表现温顺,神态各异。
?
《秦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宗教雕塑: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
我国佛教雕塑最高艺术成就的是著名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东方卢浮宫——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东南2 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迄令保存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历时一千多年的多种类型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1900年, 于藏经洞(今编号第1 7窟),发现西晋至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及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寺。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系统反映了十多个朝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各个方面,成为人类稀有的文化宝藏。其中唐代彩塑造像670尊,是敦煌彩塑艺术的优秀代表。
菩萨像温静端庄,肌肉丰腴、仪容俊美、比例适度、衣纹处理舒展自然敷彩艳丽而和谐。从菩萨塑像上可以看出唐代佛教的世俗化倾向,作者运用高超的技艺,把理想中美得形象非常生动的塑造出来。
窟 菩萨立像(唐)
194
窟 菩萨立像(唐)
49
阿难形象犹如生活中眉清目秀的青年。形象的生活化使人感到当时的生活气息。
力士赤裸上身,肌肉坚实、表现出威武雄壮武士的气质。
敦煌 窟 阿难像 (唐)
49
敦煌 窟 力士像 (唐)
194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现存洞窟53个,窟龛约1100个,造像5万1千余尊。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
犍陀罗为古印度王国,公元前327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入侵印度,给这一地区带来希腊化艺术的影响。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遣僧人在此传法。犍陀罗艺术在汲取古希腊、罗马艺术精华基础上创造出释迦的各种形象,形成新风格,称“犍陀罗风格”。佛像体态生动,长发呈波浪型,高鼻深目,着通肩或右袒式大衣,衣褶均作平行线,自然有变
化,且有重量感质感,形相写实,富于西方样式,而眉间白毫相,两耳垂肩,头部后呈圆形光圈,又具佛陀形象特征。后受到波斯萨珊王朝及印度河流域笈多王朝的秣菟较风格影响,并向东传播,自中亚传至我国,在早期石窟佛教雕刻及窟型凿上能见到的一定的犍陀罗风格之影响。
昙耀五窟
中国石雕艺术博物馆——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137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 唐
这座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大卢舍那石雕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发髻呈波纹状,面部丰满圆润,眉如弯月,目光慈祥,眼睛半睁半
《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