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事故灾难应急处置
第一节火灾应急处置
火灾应急处置的原则是:①线控制后消灭的原则;②先 救人后灭火的原则;③县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火场逃生自救
1、火场逃生原则
“三要”
要熟悉自己所在场所的环境。
要保持沉着冷静,上
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
在扑救钾、钠、镁粉等化学品时,用干沙或干粉 灭火剂埋压。
在无法采取其他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 下,可采取水淹的方法进行扑救。
3、隔离灭火法 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火灾。包括:
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 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 蔓延的空间地带。
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封闭建筑物的孔洞,如门窗、楼板洞等,防止火 焰和气流从孔洞蔓延引燃可燃物。
4、抑制灭火法
采用抑制灭火法时,一定要将足够数量的灭火剂准确无 误地喷射到燃烧区内,使灭火剂参与并中断燃烧反应,否则, 将起不到抑制燃烧反应的作用,达不到灭火的目的。
要同时采取冷却降温措施,以防燃烧物质复燃。
(-)常见的灭火器
1、常见灭火器的种类
常见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
灭火器。
2、常见灭火器的使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分为ABC类和BC类两种,ABC类干粉 灭火器可用于固体、液体、气体着火;BC类干粉灭火器主要 用于扑灭液体和气体着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 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的电器设备及油类火灾,但不能 扑救钾、钠、镁等轻金属着火。
泡沫灭火器能扑救一般固体、油类等可燃液体火 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酮、酯、酰类有机溶剂的火 灾。
第二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
♦危险化学品类别
危险化学品分为8大类,分别是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 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型
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
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分为6类: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危 险化学品爆炸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危险化学品灼伤 事故、危险化学品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危险化学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自救
如果位于污染区或在污染区附近,应当立即向上风向撤 离,并且尽快找到避难场所。撤离时应注意:
做好防护
用湿毛巾、湿口罩等保护呼吸道;用雨衣、手套、雨靴 等保护皮肤;用游泳潜水镜、开口透明塑料袋等保护眼睛。
逆风逃生
根据危险化学品泄漏位置,向上风向或侧风向转移撤 离。
低洼处勿滞留
如果泄露物质的密度比空气大,则选择往高处逃生,相
反,则选择往低处逃生,但切忌砸低洼处滞留。
选择背风向处滞留
如实在无法撤离,可暂时躲在建筑物内,堵住明显的缝 隙,待在背风无门窗的地方。
及时进行消毒
逃离染毒区后,要脱去污染衣物,及时进行消毒。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救援
处理泄漏、燃烧爆炸事故时,救生内容如下:
组成救援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
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转移至安 全区域。
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
将伤情较重者送医院急救部门救治。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理
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处理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的基本措施,主要有三大步 骤:做好安全防护、控制泄漏源以及泄漏物处理。
(1)做好安全防护 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 源、禁止车辆进入并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现场 情况确定事故涉及区人员的车里。
泄漏物是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和隔绝式空气面 具,并在事故中心区设置警戒线。根据不同的事故情况和发 展,确定事故涉及区人员的车里。
严禁单独行动,救援现场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 水炮掩护。
控制泄漏源
控制泄漏源的方法有:关阀断料、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 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
泄漏物处理
采用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收容(集)、废弃等方法 处理泄漏物。
泄漏控制与处理的基本方法如下:
关阀断料
管道发生泄漏,泄漏点处在阀门以后且阀门尚未损坏, 可采取关闭输送物料管道阀门、断绝物料源的措施,制止泄 漏。消防队员负责用开花水枪或喷雾水枪掩护。
倒罐输转
储罐、容器壁发生泄漏,无法堵漏时,可采取倒罐技术 倒入其他容器或储罐,或倒入槽车运走,以控制泄漏量和配 合其他处置措施的实施。
喷雾稀释
以泄漏点为中
应急处置事故灾难应急处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