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工艺设计规定
1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管壳式换热器的选型和设计的工艺要求。
本规定(程序)适用于新建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的工艺设计,改建、扩建的工艺装置的设 计可参照执行。、板式换热器、套管于化学清洗。
c) 开、停车或其他工况下临时用的换热器。
U形管式换热器选用条件:
a) 管侧不需要机械清洗时,可以采用U形管。
b) 管程污垢便于化学清洗。
。
除4. ,可选择浮头式换热器。
通常,选择“B”型作为前封头。对于水冷却器,当管侧需要定期清洗时,前封头可选 择“A”型。
对于固定管板式,宜选择“M”型作为后封头;而对于浮头式,应选择“S”型作为后封 头。浮头式换热器的壳径应大于DN300。
5管壳式换热器机械参数的确定
除特殊情况外,换热管长度不应大于12m。对于U形管,其长度是指直管段长度。
表5. 1-1列出不同材质的常用国外光管系列(英制),表5. 1-2列出国产光管系列,高
压换热器所采用的换热管规格不包括在内。
-1常用国外光管系列(英制)
管子材质
外径
壁厚等级
(SWG)
壁厚
mm
(inch)
mm
(inch)
铜或铜合金
(5/8)
16
()
(3/4)
16
()
(1)
14
()
(1 1/4)
12
()
(11/2)
12
()
钢,铝
(5/8)
14
()
或铝合金
(3/4)
14
()
(1)
12
()
(1 1/4)
10
()
(1 1/2)
10
()
其他合金
(5/8)
16
()
(3/4)
16
()
(1)
14
()
(1 1/4)
12
()
(1 1/2)
12
()
注:对于特殊材质,如钛管,可能会采用其他壁厚,
-2常用国产光管系列
材质
外径
壁厚
mm
mm
铜或铜合金
16
19
25
钢,铝
16
或铝合金
19
25
32
38
其他合金
16
19
25
32
38
其中最常用的是DN19mm和DN25mm的管子,DN16mm的管子仅适用于进出料换热器、且 操作介质较为干净的工况;DN32mm和DN38mm的管子只用于某些特殊的工艺设计,如换热器 的允许压降较小时。
管子排列方式分30> 60、90和45度,见图5. 1. 2。三角形布管的换热器传热系数较高;
但有机械清洗要求时,应采用45或90度布管方式。
换热管中心距不宜小于1. 25倍换热管外径。
正三角形
转置三角形 正方形 转置正方形
图5.
当管程为控制热阻时,应采用管内强化措施,如内插件等;壳程为控制热阻,应采用壳 程强化技术,如果垢阻较小时,可以采用翅片管,如波纹管等。
通常低翅片管只适用于污垢系数不大于0. 17m2. K/kW,且流体对翅片没有磨蚀作用的介 质。翅片管的壁厚通常指基管的壁厚。
在管壳式换热器中不使用高翅片管,但在套管式和多管式套管换热器中可以使用纵向高 翅片管。
对于管侧流体,下面几种情况应采取防止流体对管子末端磨蚀的特殊措施。
对于气体和蒸汽,入口处的qv2超过7000kg /(m-s2)o
对于液体,入口处的pv2超过9000kg /(m-s2)o
管壳式换热器的公称直径不应小于150mm。对于直径500mm以下,且材质为碳钢的壳体 可以
换热器工艺设计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