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方式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既取决于它的硬实力,也取决于它的软实力,其中,文化软实力则是制约整个软实力的经纬、维系整个软实力的灵魂。近年来,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区域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挖掘、对外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西方发达国家横向比较来看,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我认为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应以一下几个方面来做。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当前,就国内来看,思想文化多元、多变,交融、交锋良莠并存,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文化认同、干部形象、民族和谐等尚有缺憾,歪曲事实、扰乱思想、涣散人心、毒害心灵、污染社会的文化垃圾时见于网络媒体。以上问题如果不能尽快得到解决,那么对内就不利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不利于弘扬正气、振奋精神,不利于团结和谐、增强合力;对外则不利于传播中国声音,不利于树立中国形象,不利于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最终必然制约中国硬实力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准主要表现为一个国家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质和内在凝聚力,其核心就在于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程度。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因此, 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做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和核心。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社会,具体就是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培育中国文化魅力;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创造中国文化价值;要倡导共赢、责任、和谐的理念,提高中国文化的贡献度;要发展良好的国际关系,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努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文化产业严重滞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甚至是必由之路。要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出更大的文化产业的经济利润,扶持生产更多的积极健康向上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产品。我们要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鼓励和孵化文化产业方面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要转变观念,大力培育和开拓国际市场,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要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 扩大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要研究市场,重视市场调研,摸清文化消费市场需求, 充分考虑外国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要鼓励文化产品的输出,逐步缩小文化产品贸易逆差,使我国从文化产品输入大国转变为文化产品出口大国,让我们的文化产品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在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如何增强文化的现代元素,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当代中国现代文化的崭新形象,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如今,世人对中国文化形象的感知,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中华民族悠久恢弘的传统文化上,在很多场合,我们习惯于向外人展示的,也多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元素。在当下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我们不能仅靠既存的传统,而必须要靠传统的新生,否则,只会引来世人以窥奇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呢?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的沟通与了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基于辉煌传统的新的文化创造,更加深层次地思考和推进优秀文化成果与现代传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确立中国文化的现代形象,在崭新的现实境遇中彰显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文化的实力和魅力。对待传统文化资源,不仅要注意挖掘继承那些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优秀成分,也要注意弘扬推介那些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智慧与精神财富。只有这样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在人类多元文化大合唱中发出更加强劲的声音,也才会更有生机与活力,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中华文化也才更有竞争力。加大对外文化传播力度在当前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传播中,面临着3个争夺:争夺概念的重新定义及故事的全新叙述;争夺全球传播新平台,力争运用全球传播新渠道影响新闻报道框架及走向;争夺国家形象的生产与消费能力。从新闻媒体角度来看,中国目前还存在着对外宣传面太宽,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清晰,公共外交与外宣人员缺乏,外事、外宣、内宣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未能很好地利用民间资源,导致许多事件上中国在西方的国际形象比较负面,甚至有“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出现。我们要运用新媒体,特别是运用web2 .0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进行的公共外交是目前外交的一种新发展和新趋势,是一个国家软实力提升的全新思路。利用好新媒体这一
中国特色社会化主义考试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