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生活教化理论为生活作文探讨供应了理论借鉴和广袤的探讨天地。陶行知是我国最宏大的教化家之一,生活教化理论是陶行知教化思想的精髓,“生活即教化”、“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化关系是教化过程的核心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开,老师在教化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必定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当前,无论是教化思想、教化理念的转变,还是教化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都要依靠师生互动与交往来达到教化目的。因此,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的现状、特点、改变和发展,力图找寻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校内,推动素养教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是我校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课题探讨方案的制定状况
(一)本课题探讨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通过对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反思目前我校师生关系现状及产生师生关系不和谐因素的缘由,从老师方面入手,提出改善师生关系建议,找寻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第一步,通过实行师生同等对话方式,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让学生走近老师,赢得学生对老师至少的信任,为下一步老师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解读心灵,沟通情感供应前提条件。
其次步,师生共写“心灵日记”,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抒写心路历程,拨开成长中的迷雾,解读学生心灵,指引迷津,搭建师生情感沟通的平台,最终实现师生间零距离沟通,构建和谐校内。
(二)探讨阶段的划分、阶段目标及成果形式
课题打算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2月)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化理论,结合学校实际状况,制定课题探讨方案。宣扬动员,统一思想,提高相识,明确分工,适时进行课题开题论证。
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问卷调查,反思探讨。发放师生关系现状调查问卷,完成师生关系现状调查报告。
2、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定期组织试验老师,学习相关资料,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驾驭教化对策。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对话沟通,让学生走近老师。老师从微小处入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创设和谐、宽松的沟通氛围,缩短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
4、师生共写“心灵日记”,走进学生,解读心灵。学生把自己不愿说出的困惑、疑问、苦恼等,通过写“学生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假如须要老师帮助就交给老师,老师以留言的方式回答学生的疑问,赐予学生挚友式的忠告或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最终实现师生零距离沟通。
5、案例跟踪。要求试验老师平常留意视察,重点跟踪几个试验对象,视察他们的行为改变。每学期写出几个案例,课题组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
6、在中学开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模式的试验和探讨,每学年开试验课一节,并收集教案和课件,刻录光盘。
7、设置和建立学生成长记录卡,对试验学生进行成果和思想表现的跟踪,采纳学生自评和家长、老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8、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QQ、博客、邮箱等,畅通师生沟通渠道,指导学生擅用网络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9、课题组老师每学年撰写师生关系构建或和谐课堂教学的论文一篇。
10、定期检查,重视反思。为使课题探讨取得实效,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实效进行中途检查,定期召开课题探讨阶段性总结会,写成阶段性总结,汇报课题探讨进展状况,提出课题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收集、整理试验原始资料,撰写课题探讨结题报告,申请结题验收,进行成果沟通。
四、课题管理及进展状况
1、20xx年5月26日,我们召开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讨》开题会,会上对该课题的来源及背景、目的及意义、探讨内容及方法、阶段划分及目标任务、预期成果形式、课题的组织管理都作了详细的支配和部署。做到“三到位”(领导到位、人员到位、指导到位)、“四加强”(加强组织管理、安排管理、实施管理、档案管理)。完成了课题的立项和申报工作。
2、20xx年9月,为了解我校师生关系现状以便更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探讨工作,对试验学生进行“师生关系问卷调查”,并撰写了《目前我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