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沙岛礁建设报5.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南沙岛礁建设报告: 做好岛礁速战速决之应对 2016 年4月 15 日尽管南沙岛礁建设可令中国在海上拥有“千里之眼”, 但要形成和维护这只珍贵之眼, 并令之发挥前所未有的功用, 需要从研究、设计、装备投入等各个方面付出极大心血,各种挑战也很大。更要加以区别的是,相对于岛礁改扩建在平时能力的提高,评价战时的军事作用时, 需要更多考虑岛礁群的地理、气候、战场环境约束以及不同作战任务的特殊需要。例如, 岛礁战场以速战速决为主, 对后方投送能力要求极高,如何做到游刃有余的保障就是一大考验。凤凰国际智库“南沙岛礁建设报告”, 在本章通过兵棋推演论证岛礁战场环境建设与其军事功能。在巴掌大的地盘上进行战场建设,面临四大挑战由于岛礁群的地理、气候等天然特性,战场环境建设即便能够按计划部署展开, 也会在平时与战时带来一些特殊的挑战。主要包括被动防御能力低下、海岛环境对装备维护和使用的挑战、岛礁群周边环境对作战的影响、后勤保障压力。 2 南海舰队地勤维护战机首先是防御能力较弱,在岛礁进行陆军火力常规部署的局限性非常大,部署本身便存在诸多困难,在防御作战时又面临缺乏纵深, 无法进行阵地转移等困难, 战损几率较之大陆或大型岛屿防御作战要大得多。海上防御力量方面, 驱逐舰与护卫舰的自持周期一般为 45 天以内, 适合执行巡逻与即时支援任务。而若在长期危机的情况下, 通过海上舰艇来对岛礁群进行轮流执勤保卫, 其耗费将非常高, 难以维持。特别考虑到南海冲突以突发、快速方式爆发的可能性极大, 这种日常防御显然是不现实的。第二, 海岛环境本身对于战场建设和装备使用与维护具有挑战。 3 高温、高湿、高盐、高日照,在这种环境下,普通钢铁物件在缺乏特殊表面处理及有效外部设施保护时数天便会生锈。上岛装备需要很高的环境适应能力。所有军事装备都依赖电子设备的有效运行,这便带来热损耗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耗散功率密度, 电子器件的冷却系统都需要进行特殊设计。对于上岛设备来说, 海水自然是成本最低、获取最方便的冷却介质。但是海水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南海岛礁自身环境特点, 如丰富的生物、泥沙与漂浮物, 特殊措施如拦污设备与耐腐处理。不过, 海岛环境的这些挑战倒不是不可克服的, 只是加大了装备使用的相关各种成本,降低潜在作战效能。第三,岛礁周边战场环境会对作战尤其是海战会造成特殊的影响。例如, 反舰导弹远程打击是进行海上攻击的主要手段, 但岛礁附近海区的复杂环境会降低攻击效果, 对打击航路和雷达捕捉目标的能力都有影响。岛礁岸线曲折、礁石分布零乱, 回波特性复杂, 会影响导弹末制导雷达对预定目标的捕捉能力。而这还是不考虑人为战场环境改造中可能新增的专门干扰源。因此,在岛礁附近海区作战便需要考虑岛礁作为依托和天然隐蔽屏障,这是一对利用与反利用的关系。岛礁障碍为对海攻击航路和方向的限制很大,在岛礁扩建改造过程中,便有必要对未来岛礁周围可能冲突的敌我相对战位进行推 4 演。中国在导弹航路规划方面已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缺乏实战检验, 但是在未来的冲突中, 还是有可能利用岛礁群复杂的地理、海文条件加以利用,进行隐蔽机动和攻击。第四,岛礁海域作战最为核心的挑战是投送问题,既包括后勤保障, 也包括力量投送。由于南海冲突爆发的时机很可能是难以把握的, 而小规模冲突伴随的军事行动也可以隐蔽突然的形式发生, 加之岛礁周

南沙岛礁建设报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63229029
  • 文件大小125 KB
  • 时间2017-06-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