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你们想错了”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生字15个、多音字1个(吓),理解“率领”、“隐蔽”、“确军队。)
4.齐读第一自然段。
(六)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词。
2.熟读全文。
3.想:两个士兵对方志敏搜了几次身?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查生字词。
2.指读第一自然段。
3.问:国民党反动派的两个士兵发现方志敏后几次搜身?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独立思考。投影显示: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两个士兵发现方志敏后,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抓重点词语来理解。
2.分组讨论。(充分表述自己看法,最后形成统一认识)
3.集体评议。(以小组为单位发言)
(1)敌人是怎样做的。指生到前面模仿敌士兵做搜身动作。(结合回答相机板书并理解:摸、捏。)
(2)为什么这样做。结合回答板书并理解:满心希望(正因为“满心希望”,所以又“摸”又“捏”,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敌人贪婪的丑态)
(3)结果怎样。(抓“除了……以外,连……也……”讲清“怀表”“纲笔”是方志敏指挥部队行军打仗必不可少物品。点明搜身结果用事实说明敌人想错了)
4.朗读第二自然段,想象敌士兵贪财丑态。
5..总结学法。(抓重点词语来理解,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
(三)学习三一七自然段。
1.投影出示思考题,指读。(第一次搜身一无所获,两个士兵又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方志敏说了些什么?你怎样理解他说的话?)
2.自主学习。(按学第二自然段的方法,积极思考,充分讨论交流)
3.集体评议
(1)第三自然段
①第一次搜身后,两个士兵又怎样做。(投影显示插图2,抓“握”“拉”“退”“投掷”“姿势”“威吓”“吼”等词语体会敌人的丑态和贪婪的心态)(相机板书:握、拉、退、做出、威吓)
②为什么这样做。(不相信第一次搜的结果,想用死的`威胁诈出钱财,满足其贪婪的欲望)
③指导朗读。(握、拉、投掷、吼、拿、炸等词要重读;前半句稍快,后半句读出威吓语气)
(2)第四自然段(投影显示整段内容)
①“这种难看的样子”指什么?“淡淡”“哼”写出了什么?这句话怎样读?(第一问引导学生回顾第三自然段内容,第二问引导学生答出方志敏在敌人威吓面前泰然自若和对敌人的轻蔑,然后指导读,特别是“哼”字的读法。)
③“确实”什么意思?二、三两句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点明这两句直接指出敌人想法错在哪儿)(相机板书:确
三年级“你们想错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