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
4 设备安装人员 1
5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 1
6 设止安装。
设备安装在上甲板(机舱除外)及水密隔舱壁上也应安装加强复板。
安装场所如有剧烈振动,足以影响设备正常可靠工作时,设备的安装应设有减震器。
舱壁的封闭板内一般不安装电气设备。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箱)可安装在便于开启的封闭板内,但应有明显的开启标志。
露天甲板上安装的电气设备,一般应配有防护罩。
当非铝合金设备支架安装在铝质轻围壁上时,中间应用绝缘衬垫(例如橡胶布、涂有白漆的帆布等)隔开,以防直接接触,引起电解腐蚀。
调节电阻、起动电阻、充电电阻、电热器具及其它工作时产生高温的电气设备,应尽量远离易燃结构和其它设备安装,必要时中间应用隔热材料隔开。当设备外壳温度超过80℃时,应加防护网,以防工作人员触及而灼伤。
设备的安装应整齐无歪斜,不影响设备原有防护及工作性能,设备安装应为可拆卸的,其紧固及联接应牢固,并有防止受振动而松脱的装置。
电压超过50V的非双重绝缘的设备必须进行保护接地。设备的接地要求见本公司工艺规范Q/SWS46-003-2003《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设备外壳的防护型式应符合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的防护等级的最低要求。
设备的安装施工,应在船体校正和涂装结束后进行。
油船电气设备、“特殊电气设备的安装”、。
6 设备安装操作要领
主配电板及应急配电板
配电板的前后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
安装在集中控制室外的非封闭式配电板后面通道的入口处,为了安全,应配置带锁的门,当配电板长度超过4m时,通道的两端均应设门。
配电板的前后应铺有防滑和耐油的绝缘橡皮。
配电板的后面和上方不应装有水、油及蒸汽管,如不能避免时,不能装可拆卸的法兰,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而油柜及其它液体容器,则不得在上述区域安装。
配电板应安装在甲板的水平底座上(或封闭板的底座上),且与舯线平行或垂直引入电缆的电缆筒应用填料封闭。
控制设备及分配电箱
在安装场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m)。相邻安装的设备其箱体应尽量平齐。
电动机的启动箱、设备的控制箱、主令控制器或控制按钮盒应尽量安装在电动机附近,以便操作、检修和观察。
控制电器的操作手轮或手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应为“电动机的转速增加”、
“上升”、“起锚”、“收缆”,反之则为“电动机的转速减少”、“下降”、“抛锚”、“放缆”等。
控制电器的操作手柄向前移动时应为“抛锚”、“放缆”、“下降”、反之则为“起锚”、“收缆”、“上升”。
室内甲板上立式安装的主令控制器或操纵台(器)其底部应有底座。一般可采用木垫,并在木垫和甲板之间涂以厚白漆封闭。
露天甲板上安装该类设备时,则应设有金属底座,其高度不应低于100㎜,并应在设备与底座之间垫以衬垫,以保证水密。
主令控制器的安装,手柄转轴至操作平台的高度一般为1m左右。
蓄电池
蓄电池应安装在专用舱室或箱、柜内。蓄电池不得安装在居住室内。
原动机起动蓄电池应尽可能接近该原动机安装。若此项蓄电池不能设置在蓄电池室内,则其安装处应保证有适当通风。
蓄电池的安装应便于检测、加液、清洁、更换。上、下层蓄电池之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蓄电池安放。每只蓄电池四周应留有不小于20㎜的空隙。蓄电池的一般安装高度,(免维护蓄电池除外)。否则应设有踏板,以便操作。
蓄电池之间的空隙应用不吸潮、耐电解液腐蚀的绝缘材料楔隔、衬垫固定,蓄电池箱或柜底部应以厚度不小于2mm的青铅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成的托盘加以衬垫,托盘的四周高度应不小于45mm。对敞开安装的蓄电池,其上部应设有挡板。
蓄电池室、箱、柜应设置有独立的通风装置,其出风口设在上方,进风口设在下方。进出通风口在布置上一般设在箱、柜对角线的两端
最新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