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咕、咚、突、传、腿、耍、慌、狮、阴、吵、追、
转”12 个生字;会规范地书写“吓、怕、都、家”3 个生字。
(2)用借助图画和文第一、二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吓了一跳、拔腿就
跑、一边跑一边叫,体会小兔子害怕的心理。学生可以结合图片理解重点
词语,也可以通过表演动作来理解。
“吓、掉”两个字,加深记忆。
:小兔子边跑边叫,对谁叫?叫什么? (对小猴叫:“不好
啦,‘咕咚’可怕极了!”理解:这里的“咕咚”是指一种东西的名称。)
:“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注意停顿、重音、语气。)
(二)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出示图2)引导学生接着观察图上的内容。(听了兔子的叫喊,小猴、
狐狸、山羊、小鹿也跟着跑起来了。)
,引导学生抓住小猴子的动作和语言,体会
小猴子盲目害怕的心理。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注意
语气、停顿、重音。句中第二个“不好啦”和“快跑哇”要读得重一些,
调要拉得长一点。)
:小猴子的叫声,震动了整个森林。这下森林里可热闹了。听!
(放第四自然段的配乐朗读录音课件。)
:这一自然段中“大伙”都有谁,他们是如何做的。(有狐
狸、山羊、小鹿。他们也跟着跑起来,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
来了!”)
“鹿”的字理演变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都知道哪些鹿。
(梅花鹿、驯鹿等,也可课件出示几种鹿的图片。)
:动物们为什么跟着兔子一起跑。
“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它们讲的话相同
吗?不同在哪里?(课件出示话语。)(小兔子只是说“咕咚”可怕极了;小猴子认为“咕咚”追他们来了;其他的动物以为“咕咚”吃他们来了。他
们把“咕咚”越传越厉害。)
“逃”,引导学生说出以“兆”为字族的字,如:桃、挑、
跳等,并一起总结儿歌加以区分。“兆”字加“提手”,挑三拣四挑不够;“兆”
字加“足字”,跳来跳去真快活;“走之”伴“兆”字,赶快逃走藏起来;“木”
和“兆”字做朋友,鲜桃结在树枝头。
“兔子”“小猴”“大伙儿”说的话。
:就这样,很平常的“咕咚”声,由于动物们的误解、误传,
它成了可怕的怪物,吓坏了森林中的许多动物,他们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就连大象这么庞大的动物也跟着跑起来。
(三)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图3)引导学生猜猜图中的小动物们在干什么。指名读第五自然
段。(野牛拦住了小动物们,讨论“咕咚”。)
“野牛”,扩词“野”,认识“里字旁”。
“拦”的动作,体会“提手旁”的字的用法。
:指导学生用“先问„„再问„„最后问„„”的句式,
表答野牛的问话。
。
咕咚第二课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