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湘教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思考
“荒漠化”就是土地的沙漠化吗?
第一页,共六十四页。
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是造成沙漠化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
④气候异常
第二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过度开垦
主要发生在能源缺乏地区,人们把樵采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此外,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上采挖药材、发菜等。
(1)过度樵采
挖发菜
苁蓉——名贵中药材
第二十七页,共六十四页。
过度樵采
人口激增
为了增加收入
燃料需求多
樵采天然植物
无节制采挖药、菜
过度樵采
加速荒漠化
严重破坏草场
破坏固沙植物
第二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2)过度放牧
主要发生在半干旱草原牧区和干旱绿洲边缘。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目前,西北荒漠化地区的草场超载率多在50%~150%,少数地区高达300%。
第二十九页,共六十四页。
过度放牧
短期的经济利益
加速草原退化、沙化进程
超载放牧
草场载畜
量降低
土地沙化
牧草生长
能力、土壤结
构被破坏
第三十页,共六十四页。
(3)过度开垦
主要发生在农垦区周围与荒漠绿洲。
“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是西北地区草场开垦的真实写照。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四页。
过度开垦
人口激增
土地荒漠化
扩大开垦规模
灌溉用水量增加
植被退化
灌溉方式不当
—次生盐渍化
第三十二页,共六十四页。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
次生盐渍化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四页。
盐渍化的过程
蒸发
盐分积聚于地表
灌溉
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大水漫灌,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升高,随着土壤水分的蒸发,盐类物质积聚在地表,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四页。
荒漠地区
灌溉区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中的盐分在土壤中积聚
外来引水
强烈的蒸发作用
土壤盐渍化
灌区放弃
图示:灌溉与次生盐碱化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四页。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②草原地区打井数量过多:
斑点状荒漠化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四页。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
1、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植物不能生存

,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D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四页。
塔里木河下游干枯的河床
塔里木河上游河道
(4)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塔里木河是新疆的一条生态走廊,近年来,由于上游修建了大量的水库,导致流入下游的水量明显减少,大批胡杨林枯死。
下游荒漠化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四页。
古代(唐宋后),由于人类盲目垦耕,战争、瘟疫等原因,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荒漠化。
(1)图中河流分布的特点、水量变化特征和主要补给方式?
(2)古今道路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
(1)河流都发源在盆地南北两侧的山地,并向塔里木盆地中心流,流量会越来越小,成为季节性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是:高山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
荒漠化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第三十九页,共六十四页。
归纳:
第四十页,共六十四页。
能源缺乏,樵采天然植被
超载、掘井,破坏草场,影响牧草
人为因素
人口增加
活动不当
过度农垦
过度樵采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开垦草场,加快风蚀
生态用水缺乏、次生盐渍化
破坏植被,加速了水分和养分的流失,土地丧失了生产力。
第四十一页,共六十四页。
荒漠化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理位置
荒漠化
物质基础
平地沙质沉积物覆盖深厚
大风日数较多且集中,风力作用强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深居内陆
气候条件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漠化
荒漠化的概念和基本过程
小结
1

湘教荒漠化的危害和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ngqihe
  • 文件大小37.51 MB
  • 时间2022-07-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