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汇报
前 言:项目背景及工作进程第一部分:前期基础分析第二部分:规划内容第三部分:支撑体系总 结
前言:项目背景及工作进程
项目背景
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实践
分析
地形地貌简单,地势低洼平坦,生态特征较为单一
水面面积率高,沟渠密布
除了分布有果园、旱地外,区域植被以滨海盐生草本植物为主,外貌低矮,层次简单
土壤含盐量高,肥力不高,物理性能差
生态本底特征
浅层地下水矿化度等值线图
工程地质评价图
多年地面沉降累计量等值线图
唐山地震震害图
浅层地下水水位较高,导致排水不畅,且由于受海侵影响,矿化度高,基本为咸水,不宜利用,深层地下水超采严重,已形成漏斗
总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须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位于华北断坳黄骅坳陷三级构造单元内北塘凹陷附近,在唐山地震时震害严重
地面沉降现象严重,已成为主要地质灾害,需引起高度重视
规划区东南侧海域为西渤海湾污染最严重区域,修复和防治任务重
生态本底特征
引滦河水
南水北调水
外调地下水
海水淡化
区域水资源支撑能力
生态城及滨海新区本地可用淡水资源缺乏
滨海新区可用水资源为引滦河水、外调地下水、南水北调水、海水淡化水和再生水
;,,区域水资源总量可以满足包括生态城在内的滨海新区的远期发展需求, 数据引自《滨海新区水资源情况及配置》
陕甘气
渤西气,天津港转运LNG
华北气
南浦气,俄罗斯气,唐山港转运LNG
滨海500kV变电站
近期生态城使用陕甘天然气作为气源,远期可供选择气源较为丰富,主要有俄罗斯长输天然气、周边油气田天然气以及周边港口转运的液化天然气,
生态城处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电网范围内,由东部电网供电,新区现有500kV 变电站1座,220kV 变电站10座,其中规划的北塘和茶淀220kV 变电站将作为生态城外部电源,为生态城供电,
生态城位于滨海地热田中北部,具有一定地热利用条件,可根据进一步地热勘测结果确定生态城地热利用规模,
生态城区域内风能以及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鉴于生态城内部用地限制,暂不具备区内大规模开发利用条件,
能源支撑条件
北塘220kV变电站
茶淀220kV变电站
汉沽水厂
北疆电厂
污水处理厂
开发区水厂
滨海500KV变电站
高压燃气管线
周边基础设施条件
供水
汉沽水厂可提供约3万立方米/日的新鲜水,开发区水厂可提供约5万立方米/日的新鲜水;现状DN400的供水管道已进入生态城北,西侧开发区供水管道也已建到彩虹桥,
海水淡化
北疆电厂海水淡化设施在建,初期水量18万立方米/日,待建2条供水管道,
污水处理
规划区内营城污水处理厂在建,初期规模10万立方米/日,已建污水干管两条,管径分别为D800和D1400 ,
供电
现有500KV滨海变电站及在建北疆电厂,
燃气
汉北路现有高压B燃气管道1条,
TSP
TSP
外围污染源风险分析
采暖期
非采暖期
SO2
SO2
NO2
NO2
结论:总悬浮物采暖期浓度高于国家二级标准,,
外围污染源风险分析
多年年均风速
日均最小风速
结论:风速为4m/s时,经过生态城时间为45分钟,对人体健康基本不构成威胁;
,经过生态城时间为90多分钟,事故时需组织紧急疏散,
砂土液化区分布
天然地基利用评价
第一桩基利用评价
地震烈度分布
液化区
非液化区
8度区
主要从工程地质、土壤性质、土地覆盖和生境影响四个方面对其评价
工程地质:
结合砂土液化区分布、天然地基利用评价、桩基利用评价、多年地面沉降累计量分布、地震烈度分布、地下水水位等因子,叠加盐渍化因子进行评价,
从工程地质角度,低层建筑适合建设在天然地基可利用区和一般利用区;
中-高层建筑则适宜建设于整个规划区,其中对沉降变形要求严格的应规划于北部地区。
基于生态的建设适宜性评价
土层厚度
土地覆盖
NDVI分析
地下水埋深
8度区
7度区
土壤性质:
主要因子为土层厚度
土地覆盖:
主要因子包括现状古河道、污水库、水塘、养殖塘等地表水因子和现状园地、草地、苇地、滩涂、旱地、半荒裸地、居民地、道路等
生境因子:
利用遥感数据进行NDVI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分
中新天津生态城总体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