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全市2014年师德标兵汪婷先进事迹
从教二十五年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从中她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班主任工作中她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想学生之所想,积极为学生排忧解难,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思想健康积极向上。多次被评为“教书教育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所担任的班多次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和“书香班级”。
在班级管理上,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利用每周的班队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学习和生活方式方法等全方位的教育和指导,把《小学生行为准则》作为每个学生的行为指南。根据学生不爱受空洞的条条框框限制,她在教育教学中,联系实际、举例逐条剖析、讲清其现象、原因和危害,将它们作为行动的纲领,出现问题及时对照准则处理,找出改正的措施。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是采用高压政策来解决,而是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之心悦诚服。
以身作则,无私奉献,做学生的楷模
要把一个班级管理好,不仅要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还要有一颗从我做起的诚心,有一颗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还要有一颗干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为此,当班主任之初,她就暗暗下定决心,要用无私奉献的一颗爱心、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家长的放心。
让关爱温暖每个学生
要让学生成材,达到理想的境地,就必须关爱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为此,她把“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作为干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即使她的学生犯了错误,也能心平气和的和他们交流,对症下药。班上有81名学生,其中有留守儿童28人,单亲家庭的11人,在她细致、耐心地呵护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学公正对待每个学生
有老师认为,偏爱好学生是人之常情,正如在家庭中父母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一样。但是,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八十几个孩子,我们的言谈举止都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等生出现同样的问题,犯同样的错误或面对同样的权利时,班主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出现偏爱,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他是学困生而不耐烦,严加指责;也不能因为他是优等生而装作不看见。这样,会使差生感到老师的不公平,与老师产生一种对立的情绪。因此,她在对待学困生和优等生时一直坚持平等原则,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相帮,从而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她们班的潘xx同学平时经常迟到、旷课、逃学,且生性好动,完全坐不住,他不动就是在睡觉,学习生活习惯非常差。但他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班上的桌椅坏了,他就主动修理;班上的卫生不到位,他就主动扫干净等。为此她充分肯定其优点,鼓励他改正缺点,发挥优点,使他在行为习惯、约束自己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曾经有学生把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一些班主任把学生对他的惧怕看作是“师道尊严”的体现,有的班主任认为,老师和学生是永远不能划等号,我要你怎做你就怎做。其实,这些观点都是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使得班主任和学生处在对立状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要关心爱护学生,积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用亲近和信任来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爱的暖流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