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的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近两年国内民间投资增幅已经明显回升,但从增长态势看,仍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投资的拉动;从全社会投资构成看,国有投资比重下钱庄公开化,满足民营企业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满足民营企业设备更新的需要。(2)建立适应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中小资本市场,并完善相应规章制度。建立地方性证券交易所、高科技板块市场和柜台债券交易等多层次中小资本市场。取消上市公司的所有制限制,使非国有企业能通过股市融资;鼓励民营企业捆绑上市或借壳上市的做法;鼓励非国有企业对上市公司资产进行收购;逐步放开债券发行市场,增加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3)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进行海外融资。条件较好的民营企业可根据自身经营规模、主营业务、国际知名度、产品主要市场领域等情况,积极向不同的海外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4)采取其他方式融通资金。鼓励民间投资者以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人股,推动内部员工持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和改造,鼓励非国有企业之间、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提高资本集中度。
3、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
先行的投资管理体制主要是针对国有投资而言,已不适应民间投资发展的需要。政府制定的许多政策主要也是针对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的,对民间投资如何实施引导、监管和规制,对民间投资的审批程序和市场准人范围如何确定等,都缺乏可遵循的政策规定和有效办法。因此,急需进一步深化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特别是对民间投资而言,最大的障碍是项目前期工作中以审批为代表的行政壁垒。所以,首先要改革前置审批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和手续,建立民间投资项目登记备案制度,降低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以激励民营资本的进入,同时,建议在国家发改委设立类似“全国民间投资促进协调办公室”之类的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统一对全国民间投资进行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和协调服务。而且,要像指导外商投资一样,尽快出台指导民间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分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等来指导民间投资的产业进入,以减少民间投资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4、采取综合对策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收益
首先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硬环境。这方面,美国的经济发展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美国工业化时期,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吸引民间及国外资本投入铁路建设大潮,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铁路运输网络,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工农业的投资回报。其次,降低民间投资成本的另一重大措施是长期坚持减税政策。1978年美国“岁人法案”提出将资本增值税从49%降低到28%,该法案的出台使1979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上一年增长10倍。1981年经济税务法案进一步使资本增值税从28%降低到20%,使当年风险投资承诺的资金翻了一番,达到13亿美元。美国总统克林顿允诺“永久性提供研究与开发税减免优惠待遇”,对500万美元以下投资的小企业也实行“永久性税收减免”。小布什总统的减税计划达13000亿美元,鼓励了更多的民间投资。
5、坚决打破“民营不如国有,国有不如外资”的投资格局
在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的今天,对民营企业要实行公开、公正、公平的投
改善民间资本投资环境的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