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关键词】护士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 接受手术和护理, 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不同, 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紧张、恐惧心理无论手术何等重要,也不论手术大小, 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 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2 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可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域狭窄等, 还有一些患者对手术环境和器械等异常敏感,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 焦虑心理手术患者焦虑心理来自多方面,由于患者对手术缺乏正确认识, 怕麻醉、怕疼痛, 怕术中、术后出现意外, 担心手术人员技术是否过硬, 对自己术后病情难以预料, 缺乏思想准备, 手术后又需要较长时间休养, 刀口瘢痕影响美观等,对这一些情况考虑过多,易产生焦虑情绪, 甚至不能配合手术。 2 手术前日访视患者术前访视患者有助于护士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访视患者时要注意交流技巧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关心、安慰他们, 主动与患者谈心, 通过细心的观察, 了解分析患者的顾虑, 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 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做肯定的保证, 决不应向患者交代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 还要依据不同的病情, 用恰如其分的语言交代术中必 3 须承受的痛苦。对于危险性大、手术复杂、心理负担重的患者, 还要介绍有关医生是怎样反复研究其病情并确定最佳手术方案, 并突出强调患者在手术中的有利条件等, 使患者深感医护人员对其病情十分了解,对手术是极为负责的。 介绍手术室内一般情况和手术准备情况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首先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医疗设备、麻醉医生和护理人员的技术力量、以往此类手术的成功率、麻醉方式以及本次手术周密的准备情况, 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患者能够正确对待疾病,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 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来更好地配合次日手术。 3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 给患者创造安静、清洁、舒适的环境使其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心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环境和气氛极为敏感。所以, 手术室内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盖。此刻患者也十分重视手术室医护人员的举止言谈,这就要求医护人员的谈话声音应轻柔和谐,态度亲切和蔼。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消除顾虑手术患者带着焦虑、 4 不安与期望进入手术室后, 其家属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 此刻护士应耐心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及危险性,使家属理解并耐心等待。 4 手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在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 应用熟练的专业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 严格观察手术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液路是否通畅, 还应注意意识清楚患者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