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2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 3
四、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 5
3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2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 3
四、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 5
3
4
高±,,,一、,三~,,。地下一层,地上18层带坡屋面。,,,地下室为设备用房及丙2类库房,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本工程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属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三、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工作制度
1、成立扬尘治理小组,
姓名
职务
分工
李旭海
项目经理
全面管理
张选民
项目副经理
监督管理
苏文安
项目副经理
计划措施
张鑫沛
安全员
规划落实
2、建立环保信息网络,加强与环保管理单位的联系。
3、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监督宣传教育工作,不定期组织工地的业务人员学习国家有关环保的法令法规、条例,使每个人都了解文明施工的要求和内容。
6
4、项目部与作业班组逐级签定扬尘治理目标责任书,对扬尘治理工作进行目标化管理。
5、项目部每周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每一个月为一个考核周期,每月月底进行考核。在检查小组及项目部各人员进行检查后,由专职安全员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联合检查小组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凡违反制度,屡教不改的人视情节轻重给予200~1000元的处罚。
四、施工现场扬尘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来源:建设工程施工的扬尘污染,是指在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泥地裸露等活动中产生粉尘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主要有:水泥、砂石、灰土、灰浆、灰膏、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
1、施工区域的围栏封闭
根据规划红线范围,,确保整个施工区域与外界充分隔离,围墙外侧作美化或绿化处理。
6
2、运输车辆的防尘控制
在施工大门口设置冲洗设备、沉淀池及排水沟。施工运输车辆、挖掘机械等驶出工地前必须清除泥土作防尘处理,严禁将泥土、尘土带出工地。冲洗车辆产生的泥浆水应通过二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人城市公共管网。沉淀池派专人定期进行清理,一般为2 ~3 天清理一次。
3、施工场地的硬化处理
施工现场按平面布置要求做好主要道路、材料堆场、生活办公区域铺设混凝土路面工作,实行场地的硬化或绿化处理,确保无一处露土现象,以达到防尘控制要求。
4、道路清扫扬尘污染的控制
安排保洁人员2名每日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1 ~2 次的清扫,清扫前对路面进行洒水。天气干燥或风力较大时,增加洒水频次,以保持路面的湿润。
5、建筑材料扬尘污染的控制
(1) 砂石设置专用池槽进行堆放,控制进料数量,做到随到随用,不大量囤积。堆放时做到堆积方正、底脚整齐干净,并将周边及上方拍平压实,然后用密目网罩进行覆盖。砂石料如过于干燥,应及时进行洒水。
(2) 施工用的砖、砌块必须在指定场地进行堆放。进场后及时进行洒水湿润,定时由专人对堆放场地进行清扫。
7
(3) 其他易飞扬物、细颗散体材料(如塑料泡沫、膨胀珍珠岩粉末等),必须进行严密的遮盖或存放在不透风的仓库内,运输车辆要有防止泄漏、飞扬装置,卸料时采取集中码放措施,以减少污染。
6、堆土防尘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48小时,应密闭存放或及时用网或膜进行覆盖,防止风蚀起尘及水蚀迁移。
7、脚手架清理、拆除扬尘污染的控制
以减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扬尘污染。脚手架外侧应按行业规范要求全部用密目网进行围挡封闭,并设专人检查、维护,严禁擅自拆开。在使用期间应采取措施防止建筑材料、垃圾向外、向下散落。清理架体内的建筑垃圾和废料时,应采用洒水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专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