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一评讲
选择题一览
CBB、D
7-8:AA
10-12:ADA
D、BCC
1:A项条件不充分;B项范围扩大;D项偷梁换柱。
2:B反驳“泥古”的做法没有用到对比。
3:曲解文意,“沉浸在古代某种学说的理想”;条语文卷一评讲
选择题一览
CBB、D
7-8:AA
10-12:ADA
D、BCC
1:A项条件不充分;B项范围扩大;D项偷梁换柱。
2:B反驳“泥古”的做法没有用到对比。
3:曲解文意,“沉浸在古代某种学说的理想”;条件不完整,“一旦走上政治舞台”。
4. D。小说主旨在于揭示“贪”不仅是“贪利”,还包括“贪名”,如此设计使小说更加富有深意。
5. 人物形象简析如下:
①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来到广州,衣粗衫,餐豆蔬,禁贿赂,两袖清风;
②行事果敢,治理有方:治理广州,明礼教,敦风俗,严惩贪腐,遂使大治;
③不卑不亢,性情沉稳:回答朝廷询问时不卑不亢,面对蛮人时沉稳应对;
④为人谨慎,善于自省:饮贪泉时请大家监督,面对朝廷恩赏,读出其深意并及时反思。
6:重点考查标题的作用(白书P138)
① 以“解药”为题,巧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 标题与结尾处情节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③ 突出人物形象:解药使主人公想到朝廷对他的警告,借此表现了他为人谨慎、善于自省的性格;
④ 深化作品主题:小说着墨于为“贪”寻找解药,最后重点点出,“贪”不单在“利”,也包括“名”,从而更能发人深省。
这是一首唱和诗。
首联写郭给事官运显达:第一句写皇恩普照;第二句写他桃李满天下,门生多显达。
颔联写郭给事居官清廉闲静,吏人稀少,讼事无多,时世清平;颈联写郭给事奉职勤劳贤能,早晨盛装朝拜、傍晚捧诏下达。
尾联感慨自己既老且病,无法相从为君效劳,表达了诗人的出世隐退思想。
全诗善于捕捉自然景象,使颂扬之情寓于对景物描绘中,从而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酬郭给事》
14. D,应是避俗从雅的效果。
15 — 理解为诗人的思想情志上的比价。
王诗一方面表达了对郭给事的赞美与称颂,另一方面以年老多病为由委婉道出辞官隐退的愿望;
柳词通过描绘渲染杭州的繁荣富庶来
衡水语文卷1评讲(2018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