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之二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多一点诗意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之二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学习目标
重点:①准确把握所要鉴赏诗词的意象,学会概括意象的特征。
②学会通过意象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难点:使用诗词的鉴赏术语,掌握规范答题模式。
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柳永《雨霖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教材中学过:
“月”的意象
第三,从颜色上去联想。
月光清澈 静谧安宁 内心平和,高尚情操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教材中学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第四,从时间意识去联想。
明月之永恒 时光的流逝 个体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 对历史的慨叹和追思
“月”的意象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扬州慢》
教材中学过:
“月”的意象
第五,从空间意识去联想。
月的藐远宏阔 环境的空旷苍茫 情感的苍凉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二、 串连意象,整体感知,发挥想象,把握意境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的寓意的方法
由于民俗习惯和作家前后互相影响,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又往往在同一物象上反复寄寓了一种或多种寓意和独特的情感,使这个物象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所以,古诗中的意象,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对这一类的意象,我们应该牢记。
三、 把握常见意象的固定寓意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的寓意的方法
:凄凉悲伤的象征。雨夜时分,雨点滴落在梧桐叶上会引发人的愁绪。我们常通过梧桐叶落,雨打芭蕉合起表现愁思。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可堪孤馆闲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沙行》
分析意象时注意要两点
一、意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在具体的诗篇中,诗人往往借助一系列的意象来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活图景,只有整体把握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偏颇。
分析意象时注意要两点
二、由于诗人的情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表达风格不同,再加上意象自身的多义性,鉴赏诗歌时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仔细分辨、掌握分寸。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落花是一伤感的意象,但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具体的答题思路是这样的
对诗歌意象的分析和回答:表层义(把握相似点)+ 深层含义。
多一点诗意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之二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诗中赏画
单从景物本身出发:
提问方式: 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
例题引路:
鉴赏杜甫《蜀相》
名言摘抄
1、年轻是我们拼搏的筹码,不是供我们挥霍的资本。
2、世界上最不能等待的事情就是孝敬父母。
3、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
4、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之二诗词的意象与情感-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ngqvk
  • 文件大小941 KB
  • 时间2022-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