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济源古代设置的县.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济源古代设置的县
春秋时晋国设原县,战国时魏设轵县。济源境内先后设立过原县、轵县、波县、沁水县、苌平县、王屋县、济源县、邵伯县、长泉县、湨阳县、燕川县、大基县、河清县13个县。
原县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伐原示信”后,把原、阳樊赐济源古代设置的县
春秋时晋国设原县,战国时魏设轵县。济源境内先后设立过原县、轵县、波县、沁水县、苌平县、王屋县、济源县、邵伯县、长泉县、湨阳县、燕川县、大基县、河清县13个县。
原县 公元前635年,晋文公“伐原示信”后,把原、阳樊赐给了追随他流亡十九年的赵衰,设立原县,任命赵衰为原大夫。赵衰后其子赵同继任原大夫。公元前583年,晋灵公时,赵同被杀,赵氏几乎被灭族,只留下一个孤儿,赵同在济源的封地原城也被晋收回。赵氏孤儿赵武【赵盾(赵同的大哥)之孙】长大后,复兴家族,又居卿位,报仇雪恨,原城又归赵家,这就是有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此后,赵家世袭原地,任原大夫,史载的历任原大夫有赵衰、赵同、赵武、赵括、赵婴齐、赵无恤等。到韩、赵、魏三家分晋时,赵已经拥有了河北、山西的大片土地,但原大夫赵襄子(赵无恤)还“尝居原”。公元前438年三家分晋,经过协商,调整土地,赵从今济源、焦作一带撤出,韩、魏平分了济源。赵在济源前前后后经营了197年,可以说赵国是在济源起家的。
轵县 战国时魏即在此设县,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设轵县,治所在今济源市轵城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轵县北部置济源县。隋大业二年(606年)省入河内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轵县。唐贞观元年(627年)省入济源县。
波县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设县,治所在今济源市梨林镇裴城一带。至晋省入轵县。
沁水县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置,治所在今济源市五龙口镇王寨村。至南北朝北齐时省入轵县。
苌平县 南北朝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置,治所在今济源市王屋镇。北周明帝元年(557年),更名为王屋县。
王屋县 南北朝北周明帝元年(557年),由苌平县更名为王屋县。唐武德元年(618年),更名邵伯县。唐显庆二年(657年),恢复王屋县名。元代至元三年(1266年),省入济源县。
济源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轵县北部置济源县,属河内郡,从此始有济源县之称,但其管辖范围要小得多,约相当于现在济源市的三分之一;唐、宋时期均设济源县,地域范围均小于现在;元代形成和现在地域相当的济源县,明清至今沿袭。
邵伯县 唐武德

济源古代设置的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3986758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7-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