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
摘要:枯山水代表着日本园林艺术的最高造诣,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属于微缩式园林景观。其仅由砂、石组成,简洁、纯粹的特点也与极简主义的理念“lessismore”相契合。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汲取了枯山水文化,并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
摘要:枯山水代表着日本园林艺术的最高造诣,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属于微缩式园林景观。其仅由砂、石组成,简洁、纯粹的特点也与极简主义的理念“lessismore”相契合。日本现代景观设计汲取了枯山水文化,并逐渐步入了。本文简单介绍了枯山水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独特的形式特点,并从材料表现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进而通过从视觉感受到精神领悟的方式浅析枯山水。
关键词:枯山水;禅宗;材料表达;精神领悟

“枯山水”一詞最初见于日本古代造园专著《作庭记》中,“于无池无遣水处立石,名曰枯山水”。[1]由此可见“枯山水”以碎白砂为水,以石块象征岛屿,继承了“一池三山”的园林模式,极度抽象地体现了山水关系。枯山水是日本庭院于中国园林的延伸,日本早期的古典园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以自然式园林为主,特别是池泉式,而这也正是枯山水的雏形。
真正的枯山水起始于镰仓初期,日本派遣僧侣外出留学,因此禅宗文化大量流入日本并得以普及,而这些归来的僧侣也自然而然担起建造寺庙庭院的任务。镰仓时代末期,与禅宗相应的以追求自然意义和佛教意义的写意园林发展固定为枯山水形式。[2]枯山水的顶峰时期是室町时代(1393年-1573年),此期间出现了两个经典代表之作:大德寺和龙安寺。虽说日本枯山水起初受到中国的园林的影响,但其实则是由日本禅宗文化抽象出来的产物。


枯山水中仅用到白砂、石块等简单材料。以石为山、以砂为水,巧妙地避免了水体的复杂多变和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水体污染等),舍去了花草随四季的交替变换。体现出日本民族唯“不变”是崇,表达了对事物永恒的追求。
枯山水的特征是小巧而精致,如一个放大的盆景,实则正是源于盆景艺术。日本国土面积小,能源短缺,且山林地占总面积的2/3。因此枯山水这种庭院模式正好适宜于日本。这恰巧体现了禅宗文化“减法”的思想精隋,不断舍去,直到舍到不能再舍的时候,事物的真理、真实的一面就会呈现出来。即便是渺小之物,也能反映出浩瀚宇宙的奥义,这就是枯山水。
枯山水所运用的主要材料基本为非生物,如白砂、石块等。特别之处在于不使用开花植物,最艳丽的色彩不过是孤植在其中的红枫树,由此营造出一种属于武士的悲壮气氛,同时反映着大和民族的生死观以及“以死为生”的生命价值观,是枯山水在日本庭院中流行的主要原因。

由僧侣用木耙在白砂上绘出几何图案,砂纹代表着水,象征着河、大海或是云海。枯山水特有的表现手法是虽为砂,但却能让人感觉到水。纵使身处庭院中,却感身临其境,仿佛置于山水之间。起伏的波浪抽象为蜿蜒的曲线;平静的水面抽象为笔直的线条。而由一个个同心圆组成的图案则代表着大海中的漩涡,禅宗讲究万事皆无常,他们认为漩涡代表着“宇宙”,而宇宙最终趋于浑沌,以此体现日本民族的生死轮回观。庭院中以最

枯山水的造园及观赏要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