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视堂传达工作室PI设计手机品牌策划品牌推广案例
1999年,波导与法国著名手机公司萨基姆合作,高唱“手机中的战斗机”口号,连续三年稳居国产手机品牌第一把交椅。
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波导手机跻身国内手机市场销售前三甲,销及售后服务人员,1600余家分销商,数万个零售终端,又延伸至乡镇的营销服务体系。
(三)强势助推力。
徐立华投入巨资广告费宣传波导,除全力推出形象代言人李玫外,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各大媒体轮番进行广告轰炸,2000年波导的广告费投入在所有手机企业中是最多的,并占据央视黄金频道优势。
波导还大量赞助体育赛事,如国内甲A、甲B足球联赛,宣传自己的战斗文化,打造波导品牌。
波导引入战略伙伴普天集团。它是中国最具实力的通信企业之一,连续两年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榜首,年营业额400多亿。正如徐立华所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普天集团间接控股波导不是坏事,引入有实力的股东,将对波导今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四)产业链上的瓶颈。
有人将国产手机成功之道归结为三个“好一点”:技术上没有优势但产品外观做得好一点;价格上没有优势但附加功能和个性化做得好一点;品牌上没有优势但广告上做得好一点。但这些“好一点”对于厉兵秣马,准备在新一年大展宏图的手机厂商,会有多少裨益呢?在手机产业链的分布(芯片+模块一一整机方案一一外观设计一一整机制造一一渠道一一终端)中,可见斑。
由于国产手机没有核心技术,不得不为荷兰菲利浦、美国的摩托罗拉、韩国三星、日本东芝以及中国台湾的芯片上打工,将产业链中利润最高的一块让人。技术和外观设计上的拿来主义,在2000年,对WTO承诺的开放时机一到,洋品牌就不会再把最先进的技术卖给你。
由于没有核心芯片和外观设计优势,30%—50%的利润空间被外国人榨取。这样在没有利润空间和销量规模优势的支撑,国产手机注定会被竞争对手托垮。
000年,波导股份上市,并定下策略:把外围的设计技术先掌握,然后在攻克手机芯片技术。现在连法国萨基姆也采购波到设计的翻盖机型S2000,波导已能将手机任意设计成各种形状。
(五)决战高端。
国外品牌一直坚持高端产品赚取利润,低端产品占领市场的策略,其低端产品的价格优势是国产手机在短期内无法赶上的。
因此,波导也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从农村向城市包围,决战中、高端产品。如波导一个月内三次对其主流机型大幅降价,引起行业内的关注。目标市场选择上,国外品牌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大城市;国内品牌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至地级城市和县城市场。产品档次上,国外品牌是高、中、低档,全线出击;国产品牌主攻高端。产品外观上,国外品牌是直板式、折叠翻盖式;国内品牌多为折叠翻盖式。产品技术上,国外品牌居于领导地位;而国内品牌大部分无核心技术。促销上基本上都是降价、赠送手机配件等。但国外品牌是对淘汰产品降价,国内品牌是对公司主流产品降价。渠道上,国外品牌多为层级代
理制、中间环节多;国内品牌实行地域包销制、建立分销公司。
(六)三足鼎立,差异竞争。
从企业的战略目标(竞争范围)和战略优势两方面,对国产手机品牌中的波导、TCL、厦新进行比较:
1、波导——成本领先战略。通过巨大的相对市场占有率获得竞争优势。先从低端市场进入,成功之后再逐步进入高端市场的策略。波导首先避开洋品
PI设计手机品牌策划品牌推广案例-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