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前列腺手术前后血清游离/ 总 PSA 水平变化及意义作者:汪志伟林成楚李毅王禾【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癌; 外科手术; 前列腺特异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 作为早期检测前列腺癌( Pca ) 的理想指标, 还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近年有关游离 PSA (F拟 PSA )及F拟 PSA 占总 PSA(T 拟 PSA) 的百分率( F/T 比值) 在前列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认为 F/T 比值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早期 Pca 的诊断率。我们于 2003 年3 月至 2008 年6 月,对年龄≥ 60 岁、行前列腺手术的 196 例患者血清 F拟 PSA 、T拟 PSA 水平及 F/T 比值进行检测,探讨其在筛选 Pca 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检测对象 2 本组 196 例, 年龄 60~ 85岁, 平均 岁。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 172 例,其中 153 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Pca 24例, 其中 21 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 双侧睾丸去势术。所有手术切除的前列腺标本均经病理诊断证实。 标本采集分别于手术前和手术后第 1 天和第 7 天空腹静脉取血 1~2 ml, 置入不含任何添加剂干燥试管中, 所有标本在未测定时放置在-20 ℃冰箱内贮存备用,贮存时间不超过 7d。 检测方法本实验 F拟 PSA 、T拟 PSA 试剂盒由瑞典 CanAg 公司提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ELISA )法,严格按试剂盒提供操作说明书进行,测定 F拟 PSA 、T拟 PSA 值并计算 F/T 比值。 统计学处理采用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结果用 x±s 表示, 3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 t 检验,百分率比较采用χ2 检验。 2结果 前列腺切除前后患者 F拟 PSA 、T拟 PSA 及 F/T 比值的变化由表 1 可知,术后第 1天 Pca 组和 BPH 组F拟 PSA 水平及 F/T 比值,均明显低于术前( ) ,而 T拟 PSA 水平无明显改变( )。与术前比较, 术后第 7天 Pca 组和 BP H 组T拟 PSA 水平明显下降( ) 。术前 Pca 组F拟 PSA 、T 拟 PSA 及 F/T 比值与术前 BPH 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 。表 1 手术前后患者 F拟 PSA 与T拟 PSA 及 F/T 比值检测(略) 术前两组患者在不同T拟 PS A 水平范围内所占比例在T拟 PSA4 ng/ml 范围内, Pca 组的所占例数( 4例, % ) 明显小于 BP H组(96例, % )( )。在4 ng/ml ≤T 拟 PSA ≤ 10 ng/ml 范围内, Pca 组的所占例数( 8 例, % ) 与 BPH 组( 59 例, % )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在T拟 PSA > 10 ng/ml 范围内, Pca 组的所占例数( 12例, 4 50% )明显高于 BPH 组( 17 例, % )(P< )。 术前两组患者在4 ng/ml ≤T拟 PSA ≤ 10 ng/m l 范围内
老年前列腺手术前后血清游离-总 PSA水平变化及意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