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沂水县石栏村双龙碑传说辨析.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沂水县石栏村双龙碑传说辨析
摘 要:沂水县石栏村的双龙碑,本地一直流传着关于它的传奇故事。如果不阅读双龙碑,又或者与该传说关联的只是一个没有文字的物件,我们很难去考证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我们既不能完全相信传说的故事,也不能轻易任龙碑的碑文。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求治甚殷,勤劳着绩者,必显褒之。况畿辅之地,羽林实称重任,所望赞襄之力尤多也。尔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张守佐,家绍诗书,世传清白,莲池振秀,清风兼有。长才戎幕,筹宏略,骋其长驾。致精诚于雉堞,录勋绩于简书。恪守三年,贤腾众口。用授尔征仕郎,锡之敕命,益懋乃绩,以需效用,钦哉!敕曰:妇从夫贵,岂不以内德之于官方有赞襄之力欤?贤有可风,褒宜及矣。尔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张守佐妻李氏,德则徽呈,性惟淑慎。调甘涤苦,事姑以诚,解赠儆兴,相夫以道,即兹仪范之端,式显臣贞之励。是用封尔为孺人,承华象服,益警鸡鸣。敕命,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九日之宝,一百三十六号。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國家创制显实追崇之典,与式序并行,所有教孝而劝忠也。张存信乃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守佐之父,诚笃性资,汪洆襟度,黜浮崇雅,力挽习俗之。趋身隐行,而恬养丘园之乐,乡闾垂范,委巷称仁。即尔子莲幕成劳,见当年义方夙教。是用赠尔为征仕郎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永贲泉壤之光,式焕纶綍之色。敕曰:从来用世之贤,育宝有自明乎?母仪之重,国家胥赖矣。尔黄氏乃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张守佐之母,含章琼璞,表度山河,用身仪克,谨于视星,妇道聿守乎!爱日辟纑守俭,教仕忝戎。是用封尔为太孺人,赐以从子之荣,以为太母者劝。敕令,崇祯十年九月二十九日,之宝,一百三十七号。
从碑文来看,编号为“一百三十六号”碑是给张守佐夫妇的,因为张守佐在朝廷供职,是“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而且有才干,有功绩;编号为“一百三十七号”碑是给张守佐父母张存信夫妇的,他们是因为儿子张守佐在朝廷干得好,按规定得此殊荣。明代朝廷赐予文武官员及其先代、妻室、子孙爵位名号时,有诰命与敕命之分:五品以上授诰命,称诰封;六品以下授敕命,称敕封。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是从七品,所以两块碑上部都刻有敕命,一为楷书,一为篆书。可见张守佐任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期间恪尽职守,得到了大家的称赞。朝廷根据本人的实职而授“征仕郎”,他的妻子和母亲因此推恩被封“孺人”“太孺人”,连他已经去世的父亲也被追赠“征仕郎羽林左卫经历司经历”。
征仕郎,是散阶称号。散阶,是表示官员品级的称号,在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有点像今天的军衔。在明朝,从七品文职散阶,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升授征仕郎时,可封赠及父母、妻室,给敕命二轴。皇帝给予敕命,一定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可想而知,身为京官的张守佐得到敕命后自然是压抑不住内心喜悦,于是回归故里,将敕命刻碑以立,彰显张氏家族的荣耀。
康熙《沂水县志》中记载张守佐官职为锦衣卫经历,这与碑文基本是相吻合的。只是张守佐任职部门不同,一个是“锦衣卫”,一个是“羽林左卫”。双龙碑的碑文应该没错,从崇祯十年(1637)的敕命到康熙十一年(1672)《沂水县志》编撰,中间不过隔了35年,编撰者应该也不会出错。或许是编撰者本来就把“锦衣卫”“羽林左卫”当作一回事了,又或者敕命之后张守佐又去了“锦衣卫”,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张守佐的“经历”一职是干什么的呢?它是明代各卫中

沂水县石栏村双龙碑传说辨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