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跳槽去竞争对手公司! 一旦考虑离职去一家竞争对手公司,很多问题就会变得敏感起来。要不要告诉老板我的新去向?没有签保密协议的商业信息, 能不能透露给新雇主?在新的工作场合, 如果和曾经的上司碰面, 怎么处理这种略感尴尬的关系?这些都考验着公司人的职场情商。处理得不妥当的话, 轻则影响新旧老板对你的看法、重则损害个人品牌。通过采访有类似跳槽经验的公司人以及接触过丰富案例的猎头顾问, 《第一财经周刊》帮你梳理出从面试开始到正式转职去竞争对手公司的过程中, 应对敏感问题的“套路”。 A 面试时,弄清楚新公司更看重你的什么? 到竞争对手公司求职,首先要辨别对方是否有真实的人才需求。“一些创业公司可能通过面试核心岗位来做市场调查,这是要警惕的。”派思商务咨询业务经理张岚说。作为猎头顾问,她建议求职者可以问 HR 几个问题: 如果未来3 个月这个岗位一直空缺, 会对你们的业务造成哪些影响? 这个岗位具体的 KPI 考核是怎样的?汇报给哪一位分管领导?以此检验岗位真实性。如果岗位真实,而新公司又确实需要知道你过往的具体工作经历,求职者应该在体现自己能力的同时, 保护旧公司的核心机密。这确实是一个技术活, 要透露哪些信息, 不透露哪些信息, 其实没有绝对界限。通常来讲, 涉及核心技术、未来产品走向等可能影响一个公司成败的信息, 就要 2 绝对保密。再者, 要搞清楚新公司更看重你的是什么。如果它看重你手上的客户、技术或团队资源,而你又签过竞业禁止协议,就要特别小心。“这个不讲清楚,未来会承担很大的法律风险。”张岚说。正确做法是给对方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例如“因为竞业禁止协议, 我确实不能动用我过去的资源, 但我认为自己有拓展新渠道、新客户以此带动公司利润增长的能力, 这比直接把客户带过来更有价值。”如果新公司不接受,那这个公司也不值得跳。 B 确定接受新公司 offer ,用一个月的时间为当前工作做好善后拿到竞争对手公司的 offer , 多数人都会困惑:“我到底要不要跟现在的老板说清楚我的新去向? ”任仕达中国区市场和公共事务总监孙海宁认为, 说与不说, 没有绝对法则, 跟你和老板的磨合程度有关。你可以有选择性地说, 但最好不要撒谎, 不然会损害到你的个人品牌。毕竟, 每个人都不能保证,之后完全不会和旧公司产生任何交集。姚倩在赴任新公司之后,曾经接到前任老板的一个电话,“你能感受到那不是一次愉快的谈话,很紧张。”姚倩说,前任老板想知道她的跳槽思路, 她就用了一些相对客观的理由, 比如不想继续在那个城市生活等去解释, 没有说离职是因为觉得那份工作没前途等。在张岚看来, 这是较为理性的应对方式―避免激化矛盾和冲突,“即便你是觉得钱少、和领导合不来,都不要直接说出来,那一定是伤感情的。”其实, 姚倩对此也提前做了准备。在离职被挽留时, 她曾经给出两个 3 条件, 第一是换工作地点, 第二是更多的出差机会。她预感公司不会允诺这些条件,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让她的离职显得更情有可原。最棘手的状况是处理与竞业禁止条款相关的事情。如果你在职时就拿到了新公司的 offer ,很快就要加入新公司,那么最好不要在早期就接触太实质性的工作。姚倩给了自己一段空窗期, 在入职后的第二个月才开始“冒泡”,也是为了给彼此一个缓冲。从面试新公司开始, 姚倩就回避参与旧东家一些涉及核心商业机密的会
走,跳槽去竞争对手公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