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公共需求指标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
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些目标是:
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的分析,一个是分析目前中等收入均值,一个是比较我国目前的公共需求指标值与中等收入国家社会公共需求指标的差距,确定我国社会公共需求的将来增长规模。
在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中,我们选择了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环境爱惜投资占GDP的比重这四个代表社会公共需求的重点指标来进行说明。这四个指标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政府的公共支出的主要范围。
数据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进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291。
当前中等收入约为62%左右,若21世纪前20年,每年中国城市化率增长1个百分点左右,则到2020年左右,中为55%~60%左右,届时,~7亿左右。若按社会保障掩盖面来算,则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将在现有基础上增长3倍。2001年中国社会保障支出为1857亿元,%;到2020年时,%。
世界银行工作人员分析,要保证中国环境爱惜的需要,依据“中等投资方案”,%;而按“高水平投资方案”,%。(世界银行:《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99页。)我们假定全面小康社会环境爱惜按高水平投资方案计算,环境爱惜投资占GDP比重为2%,其中政府支出占一半,政府环境爱惜投资占GDP比重为1%。
5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达到全面小康社会即中等收入水平,我国的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中,%,%,%,政府环境爱惜投资至少要达到1%。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时,%。
分析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发觉,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主要由经济建设开支、社会文教开支、国防费开支、行政管理支出、其它支出构成(见表四)。在假定国防费开支、行政管理支出、其它支出等刚性法定支出费用占GDP比重不变的状况下,即假定在GDP增长的状况下,国防费占GDP的比重、行政管理费占GDP的比重、其它支出占GDP的比重增长的幅度与GDP增长幅度不变的状况下,%,%,%,%。
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四项重点社会公共需求指标与上面三项刚性法定支出费用相加,%,若将公共科技支出、公共体育支出、农业公共支出、公共基础设施等其它社会公共需求指标加上的话,建成小康社会时,中国政府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估量要达到28%以上。而中国2001年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公共需求指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