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国家宏观调控
精选课件
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
{
①市场不能调节:如环保、消防、国防等
②不能让市场调节:如枪支、毒品等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原因
精选课件
市场经济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定和实施经济发展规划、计划等,对经济活动进行引导,是一种间接手段,但是是主要手段;
(三)行政手段,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如利用工商、商检、卫生检疫、海关等部门禁止或限制某些商品的生产与流通,有直接性、权威性、无偿性、和速效性等特点。
精选课件
(2)不要认为实施宏观调控就是靠行政手段,而是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总体功能。
(1)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应注意:
(3)不能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有宏观调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宏观调控,而在于宏观调控发挥多大作用。
(4)不能认为加强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
精选课件
小结:
国家的宏观调控
原因
含义:
手段
任务:
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
市场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
主体、手段、对象。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精选课件
五、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30年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历次宏观调控的回顾
三、宏观调控的政策时滞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机理
精选课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
(GDP)
(CPI)
精选课件
(GDP)1981-2007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2009
20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精选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
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周期。GDP增长率的相对高点分别出现在1984年(%)、1987年
(%)和1992年(%);而其相对低点则分别出现在1986年(%)、1990年(%)1999年(%).
精选课件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率(CPI)1981-2007
1981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2009
201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
精选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货膨胀的周期
说明:同期,我国通货膨胀也经历了三个
《国家宏观调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