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特岗教师三年工作总结(2500 字) 工作总结特岗教师三年工作总结 2008 年毕业后我选择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固然有就业压力方面的因素,而站在讲台上将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教给学生, 感受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也是我的梦想。现实与梦想之间总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作为一名非师范类大学毕业生,当乍入这一行业的欣喜迅速麻木, 我才一次又一次地深刻理解到教师这一职业的沉重责任与严峻形势, 才意识到自己对这一行的理解实在太浅薄, 能力更可以说一穷二白, 所凭借的只不过是一腔青春热血。那时才明白太多的东西自己不堪重负, 然而世上没有后悔药, 所以, 只能从头开始, 一点一滴学习。在这里我还是沿袭千篇一律的总结模式, 首先感谢几个人。他们分别是: 乔川初中校长康中、前任副校长齐永升、前任文科组组长高佳, 以及其他一块共事过, 鼓励扶持我走过这三年教书的日子的所有同事。大学期间我学的专业是农林经济管理, 与教书育人毫无关连, 加之虽然上岗前在西北师大 2 进行过为时一周的培训,但在正式上班前从未上过讲台。可以想象站在讲台上讲课对我而言将是多么艰难的挑战, 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批好领导好同事, 他们给予我足够的信任与耐心, 让我担任初一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从头开始循序渐进, 指导我如何备课、上课、阅作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教我学会成长。尽管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完成得非常狼狈, 但我真正从失败中爬了起来,能给自己准确定位。当第一学年结束,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触及到了教学的本质,几位领导也肯定了我的工作成效,给予我莫大的信心。除此之外, 县局、学校也给我营造了足够的成长环境。 200 9 年暑期本人参加了职中的教师培训, 又先后赴元城与城关学习听课, 接触到全新的教学理念, 意识到教学技巧方面自己仍只是门外汉,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需要掌握探究的方法技巧还有太多太多。基于自己的无知, 基于自己的责任感, 基于自己还算好学的品质, 我毅然在钻研教学这条漫漫长途开始了跋涉……本人在教学中,始终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中, 搜集生活中的例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 心灵受到震撼, 心理得到满足,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 3 有发现, 学中有乐趣, 学中有收获, 把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 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写好教学后记, 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学得容易, 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注意精讲精练, 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 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 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 算是自己小小的欣慰。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 做到边听边讲, 学习别人的优点, 克服自己的不足, 并常常 4 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讲精练。有针对性, 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 我常常在网上搜集资料, 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 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 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 进行透切的评讲, 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 做到有的放矢。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 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 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 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回顾近三年的历程,流过汗也流过泪,栽过跟头也取得过一定的成绩。天道酬勤, 付出总有回报。眼看我的第一批学生马上要参加今年的中学毕业会考我充满期待。学无止境, 前路依然漫漫, 我仍将继续努力,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争取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出佳绩。篇二: 5
特岗教师三年工作总结 (2500字) 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