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天体物理
第1课:运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教学目的:
了解常见的天文现象;
初步学会运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扩展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介绍常见的望远镜件。
(1)太阳投影板:对折射式天文望远镜来说,作为附件的投影板,通常在 出厂时就配备好了。这种装置安装简单方便,安装好后不会晃动就行了。另外,
投影板前后位置可以调整,很方便。
(2) 目镜:作为观测太阳用的目镜,可以任意选用耐热类型的高增益式。 应准备一个能看到太阳全貌的50-60倍的目镜,和一个能看到黑子深部的高倍 率目镜。
(3) 太阳滤光镜:直视观测太阳时应该用专用滤光镜,因为滤光镜有隔热 减光的特性,望远镜口径在10cm以上肘,物镜前面应盖上一个中间开有直径5cm 以下孔的盖子,或用三面反射棱镜,使通光量适当减少。观测太阳千万要注意眼 睛的安全。
(4) 观测用图纸:在洁白的纸上画好直径15cm (或者10cm)的圆并写好数 据,事先制成观测用的图纸。
其他如铅笔、橡皮擦、秒表等都应事先准备好。
[对太阳表面和太阳黑子进行观测]
做好观测纪录
[作业]
太阳黑子的观测报告
第3课:日食的观测
课题:日食的观测
教学目的:
了解日全食;
学会观测日全食。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日全食产生的原因及人类对日全食的认识过程,观测前请同 学们就自己掌握的一手材料进行交流。
[背景材料介绍]
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有时会走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球的影子落 在地球的表面上,在影子里的观测者就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蔽的现象,叫做日食。
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与日环食三种。全盘和环食的过程分初亏、食既、食 甚、生光、复圆等5种,偏食只有初与、食甚与复圆3种食象。
日食是可以用肉眼进行观测的,当然,在太阳只有部分亏缺时,阳光依然会 很刺眼,观测时必须考虑有效的减光对策,千万不要直接用肉眼去看太阳。可以 采用以下几种简单的办法进行观测:
第一种办法是,找一个脸盆,里面盛满水,再放入些墨汁,日食的时候从 脸盆里看太阳的倒影。这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第二种办法是,找块玻璃板,用煤油灯把它熏黑,日食的时候隔着这块熏 黑了的玻璃板看太阳。
第三,找几张120的照相底片,把它们重叠起来,R食的时候隔着这些底 片看太阳。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太阳光的强弱随时增减底片张数,还可以装在自己 制作的眼镜框上,使用起来很方便。
第四,用望远镜观测,但不要直接通过望远镜上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用望远镜观测太阳,要事先找几张照相底片,剪成合适的形状,装在物镜的前面。 要注意装牢,防止移动望远镜的时候底片滑掉。比较妥当的办法还是使用投影板。 投影极安装在目镜的一端,调整目镜焦距,使投影板上出现清晰的太阳像以使观 测日食的全过程。
发生日食之前,对于日食的时刻、方位以及整个日食的过程,一般都有预报。 我们要根据预报作好准备,除了准备好观测用具以外,还要准备一些日食观测纸。 日食观测纸上有一个大圆,圆上逆时针方向标有0° -360° o记录的时候,大圆 表示太阳的圆面,0°位置表示太阳的北点。为了了解日食的全过程,要从初亏 到复圆的各个阶段,每隔一定时间画一张食像图。
对于日全食,从食既到生光只有三、四分钟,有时不到一分钟,要在这段 时间内描绘一、二张或者三、四张食像图。
初亏的时刻和方位是比较难测准的,在预定的时刻到来之前,就要密切注 意着预报的方位。当出现初亏现象,就立即记下出现的时刻以及太阳圆面和月亮 圆面相外切的切点方位。初亏以后,太阳圆面和月亮圆面相交于两点,每次观测 时要记下观测时刻和两个交点的方位,并且及时把食像描绘在日食观测纸上。这 项工作只要做得很仔细,就会获得一套日食全过程的食像图。
日全食的机会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因此,参加观测日全食是 要注意协作,进行适当的分工。每个人要熟悉所用仪器,掌握操作方法,学会做 观测记录。最好预先排练几次,使实地观测日全的短暂时间内不忙乱。能及时准 确地记下日全食的种种现象。观测场地要预先选择好,保证自始至终都能看到日 食。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观测月球影子
在日全食即将来临和刚要结束的短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影子由西向东 迅速移动。为了观测月影,要登上比较高的地方。事先选择几个大致东西向排列 的、到观测点距离不同的远方目标,如大建筑物电线杆、高树、山坡等,并测量 出它们到观测点的距离(也可以事后补测)。观测的任务是定出影子从远方目标 到达观测点的时间。由于影子移动速度快,计时要用种表或者数数的方法。由距 离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月影移动的速度。月影移动的速度大约每秒1公里。
观测倍利珠
有趣的天体物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