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2 页例 9 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的一类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 2. 使学生学会解答先求总数的两步计算问题,初步掌握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 3. 使学生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并借助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 前面我们学了归一问题的解法, 那今天老师来考考大家, 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练习题: 妈妈买 3 个碗用了 18 元。如果买 8 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师:谁来说一说这道题怎么做? 预设: 18÷ 3=6 (元) 6× 6=36 (元) 师:也就是先要求出一个碗是多少钱,即单一量,再根据单一量求总量。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的内容,大家还画了图帮助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一些实际问题。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 72 页例 9。妈妈的钱买 6 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 6 个。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问题:读一读,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师: 应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呢?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很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板书课题) 师:那同学们现在相互讨论,重点讨论题中什么数量变了?什么数量没变? 生:变的是碗的价钱,不变的是钱的总数。师:那能把知道的用线段图画出来吗? 教师引领学生说出作图过程,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师: 第一条线段中, 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6元),买6 个画 6段, 线段的总长度是买 6个6 元一个的晚用的总钱数。第二条线段与第一条画同样长,表明还是用这些钱( 36元) 来买碗。每一段表示每个碗的价钱( 9 元),能买几个就应该画几段。师:那到底可以买几个 9 元一个的碗呢?谁能列出算式吗?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 6=36 (元) 36 ÷ 9=6 (个) 师:为什么要这么列算式? 生:每个碗 6 元,买 6 个,就是求 6个6 是多少用乘法。再用这些钱去买 9 元一个的碗就是求 36 里面有几个 9 ,用除法。师:要求“用这些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 ”必须先要求出“这些钱”是多少, 而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总价,所以同样要先求出妈妈有多少钱,知道了这笔钱有多少,就可以算出用这笔钱买 9 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师:刚才我们列的是两步计算的式子,哪位同学能列出综合算式呢?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6÷ 9=4 (个) 师: 同学们都非常聪明, 能很快地算出来, 那到底我们算的对不对呢?说一说你是怎么考虑的? 生: 4个9 元的碗总价是 36 元, 6个6 元的碗的总价也是 36 元。解答正确。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我们是怎样解答的? 师引导学生一起回顾解题过程, 做出总结: 无论碗的个数和单价怎么变化, 但是钱的总数是不变的, 都必须算出买碗的钱的总数, 钱的总数即总量, 求总量用乘法。求出总量后, 再看总量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对比感悟,提升认识同学们, 我们把今天所学的这类要先求出总量的问题叫做归总问题, 那同学们比较一下之前学的解决问题,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呢
小学三年级数学归总应用题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