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印经济形势比较分析.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印对比看改革开放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在当代世界也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巧的是地理上相邻,人口也相近,近代也同曾面临殖民主义的威胁乂同为金砖国家。
印度和中国人口加起来占全世界40哧右,所以印度和中国的崛起不仅代表着体,却选择了一条计划经济的道路,和中国一样都接受过苏联的工业化援助。不过在1991年的时候印度经济改革转型走向市场经济,当时由于货币大幅贬值和严重的经常账目赤字,造成对外支付危机,再加上受海湾战争的影响,原油进口价格提高,危机被进一步被加剧,而出口下降,投资者撤出等复杂事宜导致财政赤字大幅上升,最终导致这场危机危机,当时的印度政府抵押67吨的黄金储备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不过根据IMF的条件,印度必须进行经济改革,所以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此前的经济战略的失败。这次改革的结果据今观之其实是很成功的,1991年的这次改革可以作为印度经济的一个分水岭。在时任财政部长曼莫汉•辛格和时任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的主导下印度进行了这场前所未有的经济改革,打破印度经济增长的束缚,使印度经济高速增长。推行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被称之为“四化”的新经济政策。涉及取消许可证制度、降低关税和利率、减少公共部门垄断,对外资开放本国市场和产业等。印度在改革开放前就有很多的私人企业,其走上市场化就只需要放松政府的管制,在曼莫汉•辛格和纳拉辛哈•拉奥之前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就实行经济自由化政策,不过真正的自由化改革在1992年才开始,1991年时印度平均关税为83%但到了1998年印度平均关税已经降低了30恕上,市场自由便提高了市场竞争,除了国内本土企业的相互竞争以外,还有来自国际社会的竞争,从而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以“外包”为主要特征的世界服务业的发展为印度外向型产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所以印度以发展软件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在当时除了语言优势外,高素质人才上印度也比起中国占优势,比较当时印度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了高种姓的少数人身上,这样就位印度发展软件外包业创造了条件。在1990年时,印度农业占GDP的比重为31%工业占GDP勺比重为28%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为17%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1%。到了2003年时,印度的产业结构相应地变化为22%27%16%:51%由此可见,在1990年到2003年间,印度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服务业,而且与服务业的快速增长相比,工业和制造业甚至有相对萎缩的趋势。
中国的改革开放经过数次战争的洗礼,新中国成立时的工业底子比起民国和北洋时期还要落后,这点跟印度独立时英国殖民时期留给他的工业体系和政治体系没得比。但好在我们虽然也是个多民族国家,但数量上汉族是主体,占了绝大多数,自然而然没有那么大的语言困扰。而且新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
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没有像印度那样各邦权利过大某些情况下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在丁我们比起邻居印度更能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美国
2,潴方亿(3,35fi?E?L000,000)
2
诵国
fcvm
nwu汨化
(737,|>:6,:******@0)
3
欧洲
{乙
(509,133,1胡EE4J
4
英国

中印经济形势比较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江湖故人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2-07-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