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的亏损账
本刊编辑部 为何中国的航空公司面临如此严峻的困局?最关键的一点,中国的航空业市场是一个“不饱和”的市场,也是一个“候鸟性”的市场。
2008年,国内航空业全线亏损,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空公航空业的亏损账
本刊编辑部 为何中国的航空公司面临如此严峻的困局?最关键的一点,中国的航空业市场是一个“不饱和”的市场,也是一个“候鸟性”的市场。
2008年,国内航空业全线亏损,国航、南航、东航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总亏损额高达100亿以上,东方航空获得国资委70亿元注资,而据测算,,其上百架飞机的价值,就是这个净资产价值的差不多100倍,看来资产已经被亏光了。南方航空公司2008年也亏损,也得到国资委30亿元的注资。
于是,各种批判铺天盖地而来,说是既然航空业已经“放开”,而国有航空公司如果亏损,亏损者就应当“死”,把市场空间腾出来,让“有竞争力”的航空公司进入,等等。那谁比中国的国有航空公司更有“竞争力”呢,老调重弹:一是外资航空公司,特别是国际航空寡头,理由是国际航空寡头的市场占有率高,服务规范,效率高,等等;二是民营航空公司,理由是民营航空公司“机制灵活”,没有冗繁的管理架构,轻装上阵,船小好调头,服务好,等等。这些理由,也许不无道理,但是,却未必完全符合实际情况。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表示,全球主要航空公司2008年亏损多达80亿美元,远高于此前预期的50亿美元,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列出的亏损因素主要有二:一是金融风暴带来的客运量、货运量的大幅度减少,营运状态恶化;二是油价的疯狂高涨,导致通过套期保值企图锁定亏损的航空公司不得不一直买高价油,而油价实际上已经跌去2/3。这种高油价苦果,国内的三大航空公司一样没有逃脱。
再说国内的民营航空公司,两家所谓“盈利”了的公司: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受益于民航局对国内航空公司缴纳的2008年下半年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采取先征后返,春秋航空大约拿到了2000万元,从而实现了2104万元的盈利。另一家民营航
航空业的亏损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