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环境效益费用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效益费用分析
(一)概念
效益费用分析是指在进行一项活动时,对所投入的资金(费用)与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二)产生和发展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思想产生于
第二节 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评价技术
分为三类:直接市场法、替代市场法、意愿调查评估法
一、直接市场法
(一)市场价值法(或生产率法)
利用计量因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产量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损失。
计算公式为:
L1:环境质量变化引起的经济效益或经济损失的价值;
Pi:某种产品的市场价格;
Δ Ri:某种产品因环境质量变化而增加或减少的产量
适用于:水土流失、耕地破坏、森林生产能力降低、污水灌溉引起的农田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的经济损失。
实例分析
,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设某种农作物受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亩产g为350kg,该中度污染农作物减产百分数a为10%,污染农田面积S为1000亩,,则大气SO2超标引起的该农作物损失为多少?
解:设该农作物减产量为x,污染前的产量为m,则m=x+g
该农作物减产百分数a为:a=x/(x+g)
则:x=g*a/(1-a)
所以:L1=P*S*g*a/(1-a)
=*1000*350*/(1-)
=3111(元)
(二)机会成本法
是指把一定的资源用在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对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价值。或者说,机会成本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收入中经济效益最高的收入。
在环境经济分析中,决定环境资源某一开发、利用方案时,该方案的经济效益不能(或不容易)直接估算时,机会成本就是一种很有用的评价方法。计算公式为:
L2:环境损益机会成本值;
Si:i资源的单位机会成本
Wi:因环境质量变化(或用途变化),i资源变化的数量
实例分析
资源R有A,B,C,D四种使用方案,获得的效益分别为1000,2000,3000和4000元,如果R按方案D实施,那它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新西兰拟开发一个湖区,有两个开发方案,一是用于水力发电,效益的净现值为2000-2500万新西兰元,另一个是做为旅游区,但该方案的价值却难以定量估算。最后政府经研究决定把该湖区做为旅游区来发展,那么这个旅游区的机会成本是多少?
(三)人力资本法(工资损失法)
认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等于他所创造的价值,即一个人的工资收入减去其消费开支,即为个人生产留给社会的财富。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的经济损失有过早死亡、疾病、提前退休等,这些可以通过个人一生创造价值的降低反映出来。
人力资本法评价的不是人的生命价值,而是在不同质量的条件下,人因为发病或死亡对社会贡献的差异,以此作为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
人力资本法将环境污染引起人体健康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
直接经济损失有:预防和医疗费用,死亡丧葬费;
间接经济损失有:病人和非医务人员护理、陪往影响的劳动工时造成的损失。
舒适性损失,如病人的病痛、家属的悲伤等,很难货币度量化,不在人力资本的评价范围之内。
P:污染区人均国民收入;
ai:污染区某种疾病高于对照区的发病率
bi:污染区某种疾病高于对照区的死亡率
S:污染区覆盖人口
ti:某种疾病人均失去劳动时间(含非医务人员护理时间)
Ti:某种疾病死亡人均丧失劳动时间
Ci:某种疾病人均医疗费
实例分析
某污染区覆盖人口10000人,环境未污染前,该区域人口中得某种疾病得比例为10%,环境污染后比例为40%,若得此病,人均失去劳动时间为100工日,非医务人员护理折算到病人人均失去劳动时间为80工日,污染区的人均国民收入为6000元,求第一种经济损失L31。
解:ai=40%-10%=30%, ti=100+80=180工日,S=10000人,P=6000元/年
L31=6000元/年*30%*10000人*180工日
= 6000元/年*3000人*
=900(万元)
(四)环保投入费用评价法
当某种活动有可能导致环境污染时,人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治理环境污染,用所需费用来评估环境危害的方法就是防护费用法。
例如,评估公路噪声的危害,可以用建立噪声隔离墙所需的费用来衡量。
为了防止重金属污染地下水,建立防护墙。
第八章-费用效益分析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