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一只知更鸟
杨基中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只知更鸟,它纯洁、自由、灵动,牵引着你走向灵魂的圣地,寻求生命的真谛。
1912年4月,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正在哈佛大学礼堂讲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跟随一只知更鸟
杨基中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只知更鸟,它纯洁、自由、灵动,牵引着你走向灵魂的圣地,寻求生命的真谛。
1912年4月,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那正在哈佛大学礼堂讲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不停地欢叫。哲学家停下来,打量着小鸟,这是一只蓝色知更鸟,除了淡黄和纯白相间的胸毛外,身体的其他部分几乎全是蓝色,像是从遥远的天堂飞来似的。他在那一刻,被知更鸟的美深深打动,于是对着台下说:“对不起,知更鸟在召唤,诸位,我失陪了!”
就这样,桑塔亚那跟随知更鸟,离开了美国,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辗转世界各地。他心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向往希腊古典传统,对雾霭朦胧下的英伦氛围和神韵尤有领会,以清明的思想与梦幻的诗意,写成巨著《英伦独语》,引领读者走进一个理想的英伦国度。
这让我想到了像桑塔亚那这样,跟随着生命中的知更鸟,让生命在自由与理想的境界得到升华的,还有两个人,他们是高更和梭罗。
画家高更为了寻求画艺上的突破和超越,于1891年来到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这是一座蛮荒的未开化的岛,高更和岛上的“野人”生活在一起,感知那些原始生命的勃动和力量,创作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等画作,他的作品中塔希提夏娃们那丰满、倦怠并给人美感的女性气质,充满异国情调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许多人的共鸣。
正如高更自己所说:“我之所以去塔希提岛,是因为我想摆脱现代文明的影响,借助于原始艺术提供的唯一方法描绘我大脑中的一切观念,这才是独一无二的美好真实的艺术。”
同样,作家梭罗对许多人习惯于生活在工业文明中,丢失了生命中的猎犬、栗色马和斑鸠的时候,却跟随着灵魂中的知更鸟,来到了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拿着一柄斧头,在这里建造一座木屋,过着自耕自食的生活。这里的每一滴湖水都纯净着他的思想,每一声鸟鸣都翠绿着他的心灵。
在这湖滨的山林里,他
跟随一只知更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