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轨道交通七号线土建工程第十四标
板桥站地连墙施工方案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市轨道交通七号线土建工程第十四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2月25日
1编制依据 1
2工程简沟、浜内沉积物,含有机 质及少量砖、瓦、碎石等杂质,厚度。〜2. 2m不等,。零星分 布于杂填土或素填土以下。
淤泥质土
(2-1)
灰褐色,软塑状为主,局部流塑状,切面较光滑,多为粘土,夹少量粉土及 粉砂薄层,轻拍水易渗出,饱和状,性软。局部有臭味,有机质含量0. 9%~ %,偶见螺壳碎片。厚度变化大,一般1. 5〜7. 5m。
粘土
灰褐〜灰黄色,软塑〜可塑状,偶夹少量粉质粘土,为2-1与3-1之间的过
地层名称
特征描述
(2-la)
渡层。厚度变化大,〜4. 8m,最厚达7. 0m,-13. 2m不 等。
粘土
(3-1)
褐黄色,少量灰〜灰褐色,有光泽反应,切面光滑,主要呈可塑状,偶见硬 塑状,一般上硬下软,底部少量呈软塑状,含少量铁镒质结核。该层厚度变 化大,一般1. 0〜6. 5m,局部达8. 8m,顶板埋深1. 5〜6. 6m。分布较连续。
淤泥质土
(3-4)
灰〜深灰色,主要为粘土,少量粉质粘土,偶见粉土,软塑状为主,底部少 量呈可塑状。稍有光泽反应,部分切面光滑,手摇之有水析出,多呈饱和状 态。%〜6. 4%,偶见螺壳碎片。〜7. 5m之间,最 厚14. 3m,顶板埋深5. 8m〜13. 0m。分布不连续。
粘土
(7-1)
灰黄、灰绿色,可塑〜硬塑状,局部达坚硬状,切面光滑,粘粒含量高,可 塑性强,局部具弱膨胀性。〜4. 8m,〜19. 3m,起伏大, 沿线不连续分布。
粉质粘土
(7-2)
褐黄色,硬塑一坚硬状,局部可塑状,含少量铁镒质结核。〜, 顶板埋深3. 5〜20. 0m,起伏大,。沿线分布稳定、连续。
粉质粘土
(7-3)
褐黄色、灰褐色,可塑状为主,局部软塑状,含少量粉土与粉砂,底部偶夹 细砾。〜,,顶板埋深13. 5〜22. 2m,起伏 较大,沿线均有分布,分布不连续。
泥质粉细砂
(8-1)
灰褐〜褐黄色,细粒为主,含量25. 4%〜61. 6%,次为粘粒,含量16. 9%〜59. 8%, 少量粗粒与砾石。结构中密,厚度一般为0〜2. Im,多呈透镜状,顶板埋深 〜21. 2m,场地零星分布。该层局部夹有粉质粘土 (8-la)透镜体或薄层, 厚度一般为1. 5m。
粉质粘土
(10-2)
褐黄色,棕黄色,硬塑〜坚硬状,少量可塑状,局部夹灰白色粘土。厚度在
1. 2~4. 8m之间,顶板埋深21. 1〜28. 0m。
粉质粘土夹碎石
(10-2a)
褐黄〜灰黄色,结构中密,粉质粘土呈硬塑〜坚硬状,少量可塑状,夹碎石, 含量10%〜30%不等,成分为石英砂岩、砂岩,偶见硅质岩,粒径2〜4cm为主, 大者达8cm,棱角〜次棱角状。厚度在4. 5~5. 5m之间,零星分布。
粘土
(10-3)
褐黄色、棕红色,坚硬状,局部硬塑状,偶含粉细砂,夹灰白色粘土,具弱〜 中等膨胀性。厚度较大,-30. 3m (未揭穿),北厚南薄。
顶板埋深25. 0〜31. 5m。
粘土夹碎石
(10-4)
褐黄色,中密结构,粘土呈可塑〜硬塑状,夹碎石,含量5%〜25%不等,局部 达40%,成分为灰岩,少量石英砂岩,粒径1〜3cm,大者达6cm,棱角〜次棱
地层名称
特征描述
角状。,呈透镜状。
泥质粉细砂
(13-la)
紫红色,灰白色,细粒为主,含量14. 2%〜38. 2%,次为粘粒,含量7. 0%〜27.. 8%, 少量中、粗粒与砾石,结构中密,为泥质粉砂岩残积物。厚度一般为0〜, 呈透镜状,顶板埋深21. 5—24. Omo
粉质粘土
(13-lb)
紫红夹灰白色,硬塑状,局部可塑状,偶含粉细砂,夹少量灰白色粘土团块, 局部夹碎石,含量5%~15%,粒径以0. 5〜3cm为主,成分主要为砂岩,偶见 硅质岩,为泥质粉砂岩残积物。厚度0-10. 7m,厚度变化大,顶板埋深16. 8〜 25. 0mo
粘土
(13-lc)
紫红色,可塑〜硬塑状,局部夹碎石,含量5%〜10%,粒径以2〜4cm为主, 棱角状,成分主要为硅质岩,为泥质粉砂岩残积物。厚度3. 5~8. 5m,顶板埋
深 27. 5〜30. 5m。
粉质粘土
(13-2a)
灰黄、
板桥村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