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理环境下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摘要:六盘水正面临着工业型城市向旅游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从北向南,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多个民族绚烂的民间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尚未完全开发。本文以六盘水为争论对象,依据载六枝特区是夜郎古国都城。六枝特区聚集在贵州牂柯江流域,汉代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曾有记载:“夜郎者,临牂牁江,江广百步余,足以行船……”,正是那些建筑、村落、文化遗址和少数民族文化记载历史的变迁。据不完全统计,六盘水市一共有68个旅游单体,其中文化遗址旅游资源单体共5个,占六盘水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7.35%;古建筑旅游资源共9个,占六盘水旅游单体总数的13.24%;古村落旅游资源单体共16个,占六盘水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23.53%;康乐型旅游资源单体共31个,占六盘水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45.59%;农业观光型旅游资源单体共7个,占六盘水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10.29%。综上所述,康乐型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远多于其他类型的数量,其次是古村落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远多于其他三个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从六盘水旅游资源分布丰度图1中得出,六盘水市旅游资源分布密集的区域是水城县和六枝特区,而旅游资源最多的是盘县。六盘水东南和北部资源较多,而中西部资源则较少。
4
2.资源主类空间差异分析由表3和图2可知,康乐型的旅游资源在资源总数的比例最大,这也证明白《六盘水市“十三五”乡村旅游产业扶贫规划(2016-2020年)》的文件精神,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围绕“医”、“养”、“健”、“管”、”游“、”食“六大领域,以“旅游+”为基本途径,重点打造避暑度假、运动康体、保健养生等为主题的山地旅游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盘州有9个,占总康乐型数29%,占盘州总数的33%;六枝康乐型数有10个,占总康乐型数32%,占六枝总数的11.5%;水城的康乐型数以及占总康乐型数分别是12个和39%,其占水城总资源数的63%。其次是古村落,六盘水共有44多个少数民族,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建有“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苗族风情生态博物馆、“中国第一个彝族文化园"海坪彝族文化园、“中国最大的布依族铜鼓但”月亮河布依族铜鼓[4]。同时古村落也是六盘水打造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部分。据不完全统计,盘州古村落有6个,占总古村落总数的37.5%;六枝古村落数有8个,占总古村落数50%;水城的古村落数以及占总古村落数分别是2个和12.5%,其占水城总资源数的11%。文化遗址类,盘州有2个,占总文化遗址数40%,占盘州总数的7%;六枝文化遗址数有1个,占总文化遗址数20%,占六枝总数的4%;水城的文化遗址数以及占总文化遗址数跟盘州的文化遗址数相同,其中占水城总资源数的10%。古建筑类,盘州有7个,占总古建筑数的78%;六枝和水城的古建筑数相同,各占总古建筑数的11%,其中六枝古建筑数占六枝总数的4%,水城古建筑数占水城总数的5%。与此同时,盘州在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古城保存了明代、清代、民国和解放时期的建筑群,尤其是大量的古城墙,甚至可以找到整个西南地区各种类型的明朝古建筑。因此,古建筑有着不行估量的旅游价值。农业观光型,盘州有3个,占总农业观光型数43%,占盘州总数的11%;六枝和水城的农业观光型数相同,各占总农业观光
地理环境下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