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闽北村落生态人居环境模式研究.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闽北村落生态人居环境模式研究
摘要:根据闽北村落的特点,发扬和继承其优秀的传统空间:院落空间、架空空间、“岭”空间和山地模式的建筑布局,加入生态的理念和技术,建造富有地域特色的闽北村落生态人居环境。
关键词:院落;架空;的生活空间。

闽北地区气候比较潮湿,架空层的利用比较普遍。在山地环境中,充分利用架空空间,一方面可以作为辅助空间,另一方面起到防潮、通风的作用。如沿河面街的山坡地带的住宅, 为节省土方工程、利于基础结构处理和防洪除湿, 多采用干阑式建筑型制。建筑一般为两层或三层建筑, 第一层为架空斜坡空间, 二、三层为住宅。
目前,这种架空的布局形式一直被沿用下来,我们要对这种架空空间进行挖掘,在面对不同的地形地貌,采用不同的架空处理方式,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优点,拓展其使用功能。(图2)
(1)架空空间1:在没有架空层的平地上,抬高地面一定高度。
(2)架空空间2:在坡地上,架空层更能适应地形。利用其架空空间,不仅能满足其储藏功能,而且还能形成观景平台。
(3)架空空间3:在沿河地带,利用架空层,形成亲水平台。
“岭”空间
山坡产生了闽北山地特色的“岭”。岭是闽北地区带有垂直交通性质的特殊的巷, 岭又使城区建筑环境产生垂直方向的步移效果, 因无法通行车辆, 岭空间仍是一种安全空间,在特殊的岭空间中, 产生特殊的人际交往。(图3)
(1)岭空间1: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垂直交通体系,人们可在此行走、观景。
(2)岭空间2: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形成自然的坡地绿化景观。
(3)岭空间3:梯田式布局方式,种植灌木花卉,形成特殊的景观效果。
(4)岭空间4:利用山坡的地形地势,在垂直面上形成观景平台。

闽北地区特殊的山地形态,形成不同的建筑布局。(图4)
(1)建筑布局1:不破坏原有的山地地形,利用架空的形制来组织建筑的空间布局。
(2)建筑布局2:地下室埋入坡地中,利用地形左右的高差,侧面可采光。
(3)建筑布局3:利用山坡的侧面起伏,将建筑水平嵌构其中,此方式是山地部分掩土建筑的一种形式,节能节地的同时,达到一定的自然采光效果。
(4)建筑布局4:根据闽北土质及地下水位条件,可以开发12米以内的山地全覆土式建筑。且能保持山体原貌,不破坏山体特征。

3 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闽北山地城市位于我国太阳能热能第4等级区,虽然在全国相对较弱,但是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太阳能在建筑中仍有应用前景。
目前太阳能在闽北地区已经有少量应用,但是并未普及,其主要原因是在居住建筑设计中未进行配套的构造设计,使得用户未能在住宅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太阳能设备。笔者建议在屋顶设计中,利用坡屋顶的坡度, 配套预留太阳能吸收设备支架及安装口,设备的摆放不破坏建筑的立面整体效果。太阳能吸收设备可选择金属类或玻璃真空管类。
生物质能源
生物质能源主要来源于农村生产的有机废弃物,如薪柴、稻草、畜禽粪便等。沼气能源是农村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它是由农村的生物质能源转变而成的能源之一。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的生产

闽北村落生态人居环境模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