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相识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2 页
(感谢风伯伯,是你让我知道了,我能看得远,是大山的功劳)
(假如大松树也长在山上,他会看得更远更远)
7.教者小结:小松树已经知道自身错了,他以后肯定会改正错误,变得虚心起来。
8.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多你呢回答风伯伯听孩比低
2.自主学习,提出书写时的留意点。
依据同学发言,知道写字。
四、作业
1.按笔顺描红。
2.朗读课文。
板书:
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松树————惭愧
长得多高 比你高
看到很远 大山托
大松树(风伯伯)
(没有回答)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课文指责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傲慢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山上有棵小松树,山下有棵大松树。其次自然段讲小松树向大松树夸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第三自然段讲风伯伯指责了盲目自大的行为。第四自然段讲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很惭愧。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的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学习目标:
学问与实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相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课文语言材料,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虚心谨慎,不行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情感与看法目标:
不要自我夸耀,不能无视实际,盲目自大,要知错能改,虚心谨慎。
三、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四、教学难点:理解风伯伯语重心长的话。
五、教具打算:小卡片 天字格
六、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相识本课生字,相识新偏旁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设计: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插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树?教学松,领读。
2、板书课题:8、小松树和大松树
指出松是平舌音,树是翘舌音。指名读课题,领读。
3、从小松树和大松树这个题目上,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
小松树和大松树在什么地方?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啊?
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什么道理呀?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画诞生字词,圈诞生字,自由拼读,读准字音,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想各段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渎状况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多 你呢 回答 风伯伯 听 孩子 比 低头 一棵 喂 摸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