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大改造.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1
第5课《三大改造》学案
班级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及其实质。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过程中,我党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重点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难点: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自主学习】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改造方式:组成合作社,走和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改造方式: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年起,逐步发展企业的,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政策。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我国初步建立起的基本制度
从此,进入
【合作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依据土地和财产的多少,农民一般分为富农、中农、贫农和雇农。贫农是指那些只有较少土地、部分或大部分租用其他土地所有者的土地耕作,并交纳地租的农民。雇农是指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土地和生产工具,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农民。下面是1953年湖南省贫农、雇农平均每户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情况统计表。
生产、生活资料
耕地(亩)
牛(头)
猪(只)
犁(张)
水车(架)
房屋(间)
数量






思考一:表中贫农、,这主要得益于什么制度的改革?
3
思考二: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当时农民的生产能力怎样?如果要提高生产能力,在当时的条件下怎样组织生产才更有效?
基础训练】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