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高分电影《鬼乡》观后感
从三月等到了四月,终是把《鬼乡》看完了,那种无法言语的心境跟当初我看《南京大屠杀》时,是几乎一模一样的。虽电影在拍摄上,确有粗糙之嫌,但不口否认的是这里留着真诚。
这部
韩国高分电影《鬼乡》观后感
从三月等到了四月,终是把《鬼乡》看完了,那种无法言语的心境跟当初我看《南京大屠杀》时,是几乎一模一样的。虽电影在拍摄上,确有粗糙之嫌,但不口否认的是这里留着真诚。
这部电影是今年二月的黑马,截止四月,它依旧是韩国票房的冠军,为何这部小制作、 低成本的电影为如此卖座 ?因为这是一幅画延伸而来的电影,群山、绿树、躺堆的少女尸体,还有一辆满载少女的卡车,烈焰之下,似乎也能遇见另一种诡异的死亡 ……
姜日出老奶奶的画技虽生涩, 但却生动地刻画出了二战期间那些
慰安妇惨遭蹂躏的真实画面,而《鬼乡》就是按照姜日出老奶奶的真
实故事改编, 电影中的正敏就是老奶奶的原型, 《鬼乡》前十分钟就展
现了一幅温情画面,正敏打赌赢来了小伙伴的辟邪佩饰,但是这个具
有附身符的作用,母亲得知后,虽打了孩子,还是默默地在深夜缝制
一个,并疼惜的看着女儿,前几分钟印象最深就是父亲的背上,女儿
摇动的手臂,欢乐的画面。
而十分钟后,正敏追逐蝴蝶的美好嘎然而止,日军把年幼的正敏带走,父母的哀求和妥协,显示出百姓的懦弱和无奈 …… 电影分了两条主线,一是二战时期的正敏,另一个是幸存老人英熙。在正敏被抓后,电影突然跳到京恩为正敏招魂,正敏一步步离开
故乡的样子。衔接上略微有点生硬,但导演试图用通灵的方式,让故事从现在和过去有了串联,而通灵女京恩在遭遇出狱前科犯强暴后,
越发沉默。她母亲看到女儿如此并没有施以安慰,反而觉得羞耻,打了女儿,妥协的送走了她。这一幕也映射了当下的慰安妇现状,不被正视依旧孤苦无依,很多幸存的慰安妇大多被旧疾困扰,很多一生未婚未孕,过着凄惨无补助的生活,现今很多人都习惯去消费慰安妇,采访了、怜悯了,却没有做到实质性的补偿,这些本该受到照顾的妇女,本该备受尊敬的长辈,就这样忍受着悲凉和冷眼,凄惨度日,看着这些渐渐消失的老人,消逝的历史,我不禁是感叹颇多,尤其看到这个女孩被强暴后的境遇。
在一次招魂中,老人发现京恩会通灵,交代了逝者的遗言,这段穿插虽略显拖沓,但是也为京恩给英熙老人通灵做了铺垫。而后又转到了满载少女的火车,交代了正敏和花季少女英熙的相遇过程,两个少女互相问及年龄本是很美好的事情,可是这里却透着感伤,虽吐槽家人的严厉,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这趟列车成了这美好对话里最不适宜的存在。
列车停了,停在 1943 年的中国吉林省牡丹江。韩国人拍摄上,并没有选择逃避,在电影里,也有中载二
战期间,大约有 40 万亚洲女性沦为日军 &ldqu; 慰安妇 &rdqu; ,里面最多的就是朝鲜人和中国人 ……
汽车载着她们走了,画面又跳到了英熙老人绣佩饰,招魂老人带着通灵少女京恩来做衣服
韩国高分电影《鬼乡》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