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
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人们在杭州岳飞墓前铸造了秦桧夫妇等四个铁人,造象为双手反剪面,向岳坟跪着,墓阙上悬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为奸臣和昏君所害,死后封为“鄂王”;立岳庙 。
1136年因朝廷不供军粮,岳飞收复山河功败垂成,壮志难酬,填《满江红 》抒怀:
《满江红》创作背景,一说是绍兴四年秋,岳飞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一说是岳家军进军到朱仙镇,胜利在望却被十二道金牌召回时所创。但都可以表现岳飞在军事正处于的得意之时。
而《小重山》却是在入狱不久前,失去军权、无力回天的他有着悲愤抑郁苦闷而又无奈的情感,所以这首婉约的《小重山》与《满江红》诗风大不一样。
《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
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岳飞想到了陷落在金人铁蹄下的半壁江山,想到自己的壮志难酬,不禁伤事忧怀,无法成眠,万般思绪字字泪,写下了《小重山》一词。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林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寒蛩:深秋的蟋蟀,蛩音穷。
(2)千里梦:指梦回中原。
(3)旧山:故乡。
(5)归程:喻指收复失地
(6)心事:抗金的主张。
译文
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这首《小重山》与《满江红》虽风格迥异,却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岳飞隐忧时事的爱国情怀。
分析: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此时已是三更,独自围绕庭院而行,身心之大孤独于此得以体现。世人皆已沉沉入睡四周逐渐悄无声息了,夜静更深时分,能听得清楚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窗外,月色如水,如水的月色正好映衬着诗人如水的愁绪。在这个特定的场景,岳武穆之寂寞惆怅,内心的孤寂,抑郁的心境,被此情此景充分的表现出来。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多年的奋战结果弄到如今是这样不堪,中原故土已沦陷金人之手,想要回乡养老已是不可能的了,多么无奈的意绪!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此句引用《伯牙绝弦》(见《吕氏春秋》《列子》)(一些版本表示此句与“伯牙绝弦”无关), 表现其满腔的报国热诚无处申说,跟谁说,用琴弦来诉说,可琴弦已断,故无所对象能倾诉。
上阙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
前三句写作者梦见自己率部转战千里,收复故土,胜利挺进,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兴奋不已,然而却寒蛩鸣,惊回梦。
后三句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以景物描写来烘托内心的孤寂,显得曲折委婉,寄寓壮志未酬的忧愤。
下阙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
前三句感叹岁月流逝,归乡无望。“阻归程”表面指山高水深,道路阻隔,难以归去,实际暗喻着对赵构、秦桧等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
后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
全词表现了作者不满“和议”,反对投降,以及受掣肘时惆怅。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在这里,诗人化用了善于操琴的俞伯牙和他的知音钟子期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心情。我想把心事付之琴弦,可是却没有知音,就是把琴弦弹断了又有谁来倾听呢?意思是说,我一直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可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朝野上下却是一片议和之声,甚至是过着“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醉生梦死的奢侈生活。诗人又怎能不为国家的未来和命运担忧呢?心情又怎能不沉重呢?英雄的心境真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小重山》词,用艺术手法表达了
岳飞《小重山》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