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乳制品制造业(酸乳)》
编制说明
《清洁生产标准乳制品制造业(酸乳)》
编制课题组
二零零九年九月
目录
1 概况 1
2 编制过程 2
3 适用范围 2
4 指导原则 2
5 标准制定的技术路线 3
6制订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3
7编制标准的基本方法 4
8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5
9 技术要求的实施建议 6
1 概况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要实现“十一五”期间的两个约束性指标,根本的途径是改变过去高投入、高排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末端治理的环境保护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观念、资源利用模式和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节约资源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和资源化原则,其直接效应就是节能、降耗、减排。
清洁生产是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方法,是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控制向生产全过程转变的重大措施。近年来,国内各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清洁生产(预防污染)已被世界工业界所接受,本标准的制订将进一步推动我省酸乳制品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使我省酸乳制品行业生产过程更清洁化、环保化,使清洁生产工作更标准化和规范化。
近年来,人们消费乳制品的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酸乳不仅含有牛乳的所有营养成分,还具有提高机体防病抗病能力、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据测算,我国有36%的人口存在不同程度的乳糖不耐症,酸乳已将鲜奶中的部分乳糖分解,所以更容易为国人接受。酸乳制品由于经历的发酵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预消化”的过程,在发酵过程中对鲜乳的营养成分损失很小,在某些方面还增加部分营养物质,比鲜乳更容易吸收。
黑龙江省乳品生产资源丰富、产品营养价值高,其乳制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大力实施粮牧“主辅换位”战略。到2007年年末,,较2001年增长了128%,,%。目前,国人每喝五杯牛奶中就有一杯来自黑龙江。
乳制品行业的污水排放量相对比较不是特别大,但污染物浓度相对较高,COD浓度在600-23000mg/l之间。这样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给企业污水治理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企业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从源削减开始,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
从目前国内情况看,从保护环境尤其是清洁生产角度对企业提出原材料消耗指标、产品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尚属首创,可借鉴和参考的经验和数据很少,我们主要是通过企业调研和专家咨询的方式获取数据。
2 编制过程
在接到任务后,院里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由马云副院长为组长的课题组,课题组成员包括省清洁生产中心的多名业务骨干。根据标准编制的要求,课题组首先进行了大量的资料调研,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深入蒙牛乳业(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伊利实业集
最新《清洁生产标准 乳制品制造业(酸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