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有轨电车轨道培训题一、填空题(50题)o1、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和适量弹性,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和乘客舒适。
2、轨道结构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施工工艺。
3、正线钢轨接头应采用对接接头。
4、轨距枕
胶垫
C、螺栓
D、弹
2、
轨道标准轨距为(A)
mm。
A、
1435
B、
1440
C、1445
D、1450
3、
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C)、耐久性和适量弹性,确保列车安全、平稳、快速运行和乘客
舒适。
A、舒适型
B、
快速性
C、稳定性
D、安
全性
4、
全线轨道结构宜(A)型式,
采用通用的零部件,同时,应外观整齐、施工和维修工作量少且方
A、
分散
D、
5、
根据环境保护对沿线不同地段的(A)、降噪要求,轨道应采用相应的减振轨道结构。
A、
减振
类型
D、隧
6、
轨道结构应具有良好的(
D)
以减少杂散电流。
A、
美观性
B、
整齐型
C、舒适性
D、绝
缘性
7、正线及辅助线钢轨依据近、
远期客流量,并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宜采用
60kg/m,也可采用
50kg/m钢轨。车场线宜采用
(B)钢轨。
A、槽型轨
B、50kg/m
C、60kg/m
D、异
型轨8、辅助线和车场线半等于及小于200m的曲线地段钢轨接头应采用错接接头,错接距离不应小于
(QoA、1m
B、2m
C、3m
D、
4m9、不同类型的钢轨应采用(A)钢轨连接。
A、异型轨
B>50kg/m
C、60kg/m
D>70kg/m
10、正线和辅助线钢轨接头螺栓和螺母的强度等级应分别采用(C)级和10级
11、站线轨道钢轨接头螺栓宜采用(Q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应采用10级高强度螺母,垫圈宜采用局强度平垫圈OA、10级
B、11级
C、级
D、级
12、次重型及以上轨道的绝缘接头宜采用(C)oA、常规接头
B、冻结接头
C、胶接绝缘接头
D、绝缘接头
13、曲线半径大于等于300m小于350m,轨距加宽值为5mm,当曲线半径小于
300m时,轨距加宽值
为(D)。
A、0mm
B、5mm
C>10mm
D、15mm
14、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上的钢轨,应设置1/40或1/30的轨底坡,但在无轨底坡的两道岔间不足(C)的地段不应设置轨底坡。
A、30m
B、40m
C、50m
D、60m
15、钢轨的轨底坡宜采用
(D)o
A、1:10
B、1:20
C、1:30
D、1:40
16、曲线的最大超高宜为
120mm,当设置的超高值不足时,一般有可允许有不大于(C)mm的欠超高。
A、41mm
B、51mm
C、61mm
D、71mm
17、曲线外轨最大超高不应大于150mm,单线铁路上下行行车速度相差悬殊时,不应超过(C)。
A、60mm
B>120mm
C>125mm
D>130mm
18、长度大于100m的隧道和隧道外U型结构地段及高架桥和大于50m的单体桥地段,宜采用短轨枕式或(B)整体道床。
A、无枕式
B、长枕式
C、预制浮置板
D、
钢弹簧浮置板
19>道床面低于轨枕承轨面30mm-40mm,道床面横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C)。
A、1%
B、2%
C、3%
D、
4%
20、若两组都为左开单开道岔,道岔之间插入短轨,则正线一般地段短轨长度应不小于(
Qo
A、10m
B、12m
C、
D、
21、轨道板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小于(D)oA、C30
B、C40
C、C50
D、C60
22、轨道标准轨距为1435mm,轨距通过(B)量取。
A、轨顶
B>轨顶下14mm
C、轨顶下16mm
D、轨顶下
18mm23、缓冲区宜设置(B)对同类型钢轨。
A、0
B、2-4
C、4-6
D、6-8
24、单元轨节始、终端左右钢轨接头相错量不应大于(C)oA、80mmB、90mmC、100mmD、110mm25、绝缘接头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胶结绝缘接头技术条件》(TB/T2975)的规定。胶结绝缘钢轨长度不宜小于(C)oA、B、C、D、25m26、跨区间无缝线路、区间无缝线路按单元轨节等距离设置位移观测桩,桩问距离不宜大于(D)oA、200mB、300mC、400mD、500m27、跨区间无缝线路每组道岔应设置(A)对位移观测桩,在道岔前、道岔后、限位器、距离道岔前后50m处各设1对位移观测桩。
A、5B、6C、7D、828、跨区间无缝线路、区间无
上海松江有轨电车培训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