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ble to lecture training work report】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第二章、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一、燃烧和爆炸的基础知识
二、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技术三、用电的安全知识
四、焊接、切割对下限的影响较小,对上限的影响较大),危险性增加。压力降到某一数值,上限与下限重合,这一压力称为临界压力。低于临界压力,混合气则无燃烧爆炸的危险。
3. 氧含量
混合气中增加氧含量,会使上限显著增高,爆炸范围增大。
4 . 惰性气体
惰性气体含量增加,爆炸范围变窄,但不同惰性气体的影响不同。
最小点火能及影响因素
最小点火能是指能引起爆炸性混合物燃烧爆炸时所需的最小能量。
对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而言,最小点火能对应4%的点燃概率。对可燃粉尘而言,最小点火能对应10%的点燃概率。最小点火能数值愈小,说明该物质愈易被引燃。
比重
可燃气体或蒸汽的比重是决定它们在空气中扩散方向及速度的重要因素。
燃烧和爆炸的关系
燃烧的主要特征是发光和发热,与压力无特别关系。爆炸的主要特征是压力的急剧上升和爆炸波的产生。燃烧和化学爆炸本质上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二者反应速度、放热速率和火焰传播速度都不同,前者比后者慢得多。
燃烧和爆炸关系十分密切,有时难以将它们完全分开。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可以引起爆炸,爆炸也可以引起燃烧。事实上,在很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中,火灾和爆炸是同时存在的。
措施
原理
措施举例
冷却法
降低燃烧物的温度
1、有直流水喷射着火物;
2、不间断地向着火物附近的未燃烧物喷水降温等
窒息法
消防助燃物
1、封闭着火的空间
2、往着火的空间充灌惰性气体、水蒸气
3、用湿棉被、湿麻袋等后盖已着火物质
4、向着火物上喷射二氧化碳、干粉、泡沫、喷雾水等
隔离法
使着火物与火源隔离
1、将未着火物质搬迁转移到安全处;
2、拆除毗连的可燃建(构)筑物;
3、关闭燃烧气体(液体)的阀门,切断气体(液体)来源;
4、用沙土等堵截流散的燃烧液体;
5、用难燃或不燃物体遮盖受火势威胁的可燃物质等
抑制法
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往着火物上直接喷射气体、干粉等灭火剂,覆盖火焰,中断燃烧链式反应。
三 、灭火基本原理和措施
可燃物
氧 气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对照
隔离或移走可燃物
窒息法(隔绝氧气)
冷却法
灭火措施
灭 火
原 理
同 时
具 备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对照
灭火
原理
二、灭火剂的选择
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必须按照现代的防火技术、生产艺过程的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
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下面就这几类灭火剂的性能及应用范围作一简单的介绍。
1.水 ~冷却 阻燃
1)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 ,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2)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 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电石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
各种灭火器材适用火灾种类
A类火灾
木、纸、煤、
棉等
B类火灾
油品 水溶
C类火灾
煤气、石油气、天然气等
D类火灾
电气设备
使用温度范围∕ ºC
清水
水型
酸碱
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4~55
干粉型 磷酸铵盐
碳酸氢钠
适用
适用
适用
适用
零下10~55
化学泡沫
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4~55
卤代烷型 1211
焊接安全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