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52814.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07年11月7日,俄罗斯游行人群手持“你好,社会主义革命”的横幅行进在莫斯科市中心的特维尔大街上。
第十四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一、革命的背景(历史条件):
1、20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经济发展存在结构性缺陷(工商业与农业失衡)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结构性矛盾(沙皇专制强化)
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和民主问题
——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点
2、日俄战争、一战的失利使国内危机加剧
3、主观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有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外国资本,特别是法国资本。据统计,1900年,俄国全部股份资本的47%以上是外国资本;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业的总投资达10亿卢布,几乎控制了当时俄国所有最重要的工业和金融业部门。同时,由于政府财政经常入不敷出,沙皇政府不得不向外国大举借债,1903年,沙皇政府举借外债超过30亿卢布,。俄国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在俄国统治阶级的眼里,农民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这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
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农民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化。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俄国工人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一、俄国二月革命
1、原因:呼吁解决“三大问题”
①、社会矛盾尖锐:资本主义发展与沙皇专制矛盾
土地问题、民主问题得不到解决。
②、一战加速革命爆发:民声呼吁“和平、面包、土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群众游行示威
穷人在施粥棚内勉强果腹
2、二月革命的经过与结果
图中看出哪些人参加革命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工人、士兵;工兵代表苏维埃。
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为什么还要进行十月革命?
临时政府认为“土地重新分配这样的重大改革必须等到能真正代表人民并有权决定这一基本问题的立宪会议召开时才能进行。同样,政府也不愿结束战争,因为俄国对它的盟友负有某些不可推卸的义务。”“苏维埃则要求立刻实现和平,立即分配土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915年夏,一位俄国将军对前线俄军的描述:“想一想参加最近几次战斗的几个步兵团吧,他们中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步枪!这些可怜的家伙在暴风雨般的榴霰弹片中耐心等待,等待着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枪。他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居然毫不恐慌,这真是一个奇迹。······这种磨难我们的士兵要忍受多久呢?这种残杀太可怕了!”
——《一位大使的回忆录》第1卷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528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2-30